涅槃城里尚犹危,亲到灵山未足奇。
见佛忘知无我所,六根常动转阿弥。
【注释】:
颂十玄谈 其一 回机
- 颂:古代一种诗歌体裁,用以歌颂功德。
- 玄谈:指玄理,玄妙的哲理。
- 回机:即转机,这里指佛教禅宗中的“回心转意”。
- 涅槃城里尚犹危:意指涅槃城虽然已经建立了,但是仍然有危险存在。涅槃,佛教名词,指阿罗汉达到的灭度境界,即超脱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境界。
- 亲到灵山未足奇:意为亲自到达佛陀的道场——灵山,还不足以感到惊奇。灵山,佛教中著名的圣地之一,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 见佛忘知无我所:意指看到佛陀时,忘记了自己的所知和所求,不再执着于我是谁、我在做什么等问题。
- 六根常动转阿弥:意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经常活动,能够转动至佛的阿弥陀佛那里。六根是佛教中对感官的称呼,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器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颂十玄谈》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佛教禅宗思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领悟。
第一句“涅槃城里尚犹危”,以涅槃城的隐喻,表达了即使在佛教的最高境界也仍然存在着危机和不安。涅槃,是佛教中最高的理想状态,代表着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然而在这个理想中,依然存在着困难和挑战,这反映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第二句“亲到灵山未足奇”,进一步强调了即使是到了佛陀的道场——灵山,也不足以让人感到惊奇。这里的“亲到”和“未足奇”两个词组,传达了作者对佛教修行的深入思考,即修行者即使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也不能轻易满足或自满,因为修行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努力和追求。
第三句“见佛忘知无我所”,这是对佛教禅宗思想的重要表述。这句话的意思是,见到佛陀后,应该放下对自我的认识和执着,不再执着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做什么等世俗的问题。这种觉悟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也是实现解脱的关键。
最后一句“六根常动转阿弥”,则是对佛教中的六根生起法的进一步解释。这里的“六根”指的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功能,而“阿弥陀佛”则是指佛陀。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不断观察和体验六根的活动,可以逐渐转变到阿弥陀佛的境界。这种转变是通过观照和实践来实现的。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佛教禅宗的思想精髓。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也展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