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诸佛不知有,覆水难收。
狸奴白牯却知有,头上安头。
白日西沈,黄河北流。
推倒门前案山子,从教坐地看扬州。
【注释】
- “三世诸佛”:佛教认为,人有前世、中世、来世。此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生六劫。
- “覆水难收”:喻指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
- “狸奴白牯”,狸,猫;狗(或猪)名。“白牯”即黄牛,泛指家畜。
- “头上安头”,形容做事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 案山子:指案桌上的山石供物。
- “扬州”,今属江苏省。这里指扬州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格言诗。全诗通过“三世诸佛”、“覆水难收”、“狸奴白牯”、“推倒案山”等四个比喻,阐明了“世事无常”的道理。
首句“三世诸佛不知有”,用一个“不知有”三个字点明“三世诸佛”的存在。接着写“覆水难收”,用水泼在地上,想收回已泼出去的水是很困难的。这句是说,世间事已成定局,是无法挽回的。
二句“狸奴白牯却知有”,用“狸奴白牯”代指世间万物,说明它们都存在。狸和白牯(黄牛),都是家畜,狸和白牯之间又互相依存关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人们应当珍视世间万物。
三句“头上安头,自相矛盾”,用一个“安头”字来说明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把一头栽倒在地上,再在头上加一只头,那头就不会立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世上的事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末句“推倒门前案山子”,用“案山子”来说明世间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案山子”即案桌上的石狮子。诗人用“推倒了”来说明世间万物都是可以推翻的;用“坐地看扬州”来说明世间万物都是可以改变的。
这首诗用“三世诸佛不知有”,说明世间万物都是不可逆转的;用“白牯头上安头”来说明世间万物都是互相关联的;最后用“推倒案山子,坐地看扬州”,说明世间万物是可以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