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本位,瑞应人间。
冠群灵而首出,摄大千于毫端。
万汇熙熙兮春台之乐,万邦纳纳兮磐石之安。
从教戴天履地,击壤鼓腹兮不知天地之宽。

【注释】

偈颂五十一首其七:偈,佛教语,指佛经中的偈颂。本位,本体,这里指宇宙万物的根本。瑞应,吉祥之兆。冠,统领、统率。摄,包容。万汇,万物。熙熙,和乐的样子。春台,春天的舞台。纳纳,平安无事的样子。天地,这里指自然和社会。戴,承担。履,踩踏,引申为支撑、承载。击壤鼓腹,原是古代的一种娱乐活动;这里用来形容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不知天地之宽,意谓百姓生活在太平盛世,觉得天地宽广无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歌颂人间祥瑞的偈颂诗。首句“不动本位”,即不动万物的根本,这是对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概括。第二句“瑞应人间”,即吉祥之兆降临于人间,这是说世间万物都得到吉祥和幸福。第三、四句“冠群灵而首出”,即统领众灵而居于最高地位,这是指佛祖在人世中起到的作用。第五、六句“摄大千于毫端”,即包容广大无边的宇宙万物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最后一句“从教戴天履地”,意为教导人们要承担起天下万物,脚踏大地,手擎天空,意指人民安居乐业,过着太平的生活。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