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色载笑,和气津津。
半前落后,超轶绝尘。
瘴面忽泽兮疾雷将奋,犀颅茁霜兮枯木生春。
腹背受敌,百万买邻。
相见易得好,共事难为人。

【注释】

大慧宏智二禅师:指大慧宗杲、宏智正觉两位高僧。

揖让图赞:描绘他们的风度。

载色载笑,和气津津:他们的笑容和蔼可亲,态度和善。

半前落后,超轶绝尘:他们行走时总是领先于别人一步,超然世外。

瘴面忽泽兮疾雷将奋,犀颅茁霜兮枯木生春:比喻他们像被瘴疠侵蚀的面容忽然变得滋润,就像猛烈的疾风将要到来,而像枯萎的树木又重新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一般。瘴疠:瘴气,即湿热的病邪。犀颅:象的头颅。茁霜:像初秋的树叶。

腹背受敌,百万买邻:比喻他们的处境困难,如同背着重重包袱,却不得不与那些强敌为邻,或者像买了一块地,但周围都是敌人。

相见易得好,共事难为人:形容他们彼此之间容易相处,一起做事却很难适应。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两位著名禅师——大慧宗杲、宏智正觉的一次生动描写。通过“载色”两句写他们的外貌,“半前”两句表现他们的举止,“瘴面”两句写他们的境遇,“腹背”两句写他们的困境,最后两句揭示他们的性格特点。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由表及里,以形写神;二是对比映衬,形象鲜明;三是寓庄于谐,含蓄蕴藉。

诗中用“载色”两句来描写两位高僧的外貌和仪态: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待人接物非常和善,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而当两位高僧并肩而行时,总是显得领先一步,宛如超脱了世俗纷扰的闲人。这既体现了两位高僧超凡脱俗的气质,也暗示了他们在修行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风范。

诗中的“瘴面”两句则进一步刻画了两位高僧的境遇。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瘴疠的环境,如同身处险境;但他们又如同疾风骤起,即将席卷而来,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同时,这句诗还隐喻了两位高僧在修行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困苦,他们如同枯萎的树木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腹背”两句则通过比喻手法,揭示了两位高僧在处境上的艰难。他们不仅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敌人,还要忍受内心的孤独与苦闷。然而,尽管他们的处境如此艰苦,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得读者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和钦佩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对两位高僧性格特点的总结性描述:“相见易得好,共事难为人”。这句话表明了他们对他人的宽容和接纳,以及他们对待共同事务时的严谨和认真。他们不仅善于与他人相处,而且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这种豁达大度、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令人钦佩不已。

这首诗通过对两位著名禅师外貌、举止、境遇等方面的描写以及对其内在精神品质的揭示与赞扬,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具有超凡脱俗气质又充满智慧与勇气的形象。这不仅展现了两位高僧在修行道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表达了人们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和由衷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