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悠悠终典午,竞从庐阜寻归处。
凿池种藕拟奚为,西山几度看悬鼓。
爱酒渊明挽不来,贪佛灵运推不去。
同盟二九姑置之,咄尔而今在何许。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庐阜山莲社图上所作的赞颂。庐阜山,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北,东临长江,西接九华山,为天台山之余脉。庐阜山的山神名叫“罗公远”,传说他曾在此炼丹,因此庐阜山又名“丹阳山”。诗人在这里游历,写下了《题庐阜山》等诗。这首诗是诗人对庐阜山莲社图所作之赞。

第一句“天运悠悠终典午”意思是说,天上的运转是永恒的,而人间的王朝更迭也是永恒的。“天运”,指天上的运行和运转;“终典午”,意谓天地运行到了极点,即到了终结之时。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地的运转是永恒的,而人世的更迭也是如此。

第二句“竞从庐阜寻归处”意思是说,人们争相到庐阜山去寻找归宿之地。这句话中,“竞”“寻”“归处”都表示一种追求、向往之情。“庐阜”,即庐州(今安徽合肥市)的山名。这里指的是庐阜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人们争相到庐阜山去寻找归宿之地。

第三句“凿池种藕拟奚为”意思是说,挖池养荷,种藕又是为了什么呀?这里的“凿池”、“种藕”都是比喻的意思。“奚”是疑问词,表示为什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挖池养荷,种藕又是为了什么呢?

第四句“西山几度看悬鼓”意思是说,我常常站在山上眺望远处的寺庙,那里有一座寺庙正在敲着鼓。“西山”指代的是寺庙所在的地点。“悬鼓”,是一种击打乐器,用绳子悬挂在鼓架上,击时绳动鼓鸣。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常常站在山上眺望远处的寺庙,那里有一座寺庙正在敲着鼓。

第五句“爱酒渊明挽不来”意思是说,我喜爱喝酒,就像陶渊明一样,可是谁能把我拉回来呢?这里的“渊明”指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一生淡泊名利,喜欢饮酒,常以酒为伴,与大自然为友。《晋书·本传》,陶潜字泽,浔阳柴桑人,早有高名,居官,自陈半仕不事事。帝问曰:“卿何为官邪?”潜对曰:“不愿五十坐受收。”于是出庐山,作赋以自见志。后人因而称陶渊明为“五柳先生”。陶渊明曾隐居田园,自食其力,过着清贫而闲适的生活。他的诗中经常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曾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里的“樊笼”,指的就是官场生活。陶渊明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南山”就是陶渊明心中的自然和理想的象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喜爱喝酒,就像陶渊明一样,可是谁能把我拉回来呢?

第六句“贪佛灵运推不去”意思是说,我喜欢佛教,可我怎么能摆脱它呢?“贪”,这里是喜欢的意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喜爱喝酒,就像陶渊明一样,可是谁能把我拉回来呢?我喜欢佛教,可我怎么能摆脱它呢?

第七句“同盟二九姑置之”意思是说,我和那些结拜兄弟已经约定好了,我们不再往来,你们就不用再管我们的闲事了。“同盟”,指的就是这些结拜兄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和那些结拜兄弟已经约定好了,我们不再往来,你们就不用再管我们的闲事了。

最后一句“咄尔而今在何许”意思是说,你现在还在哪里呢?“咄尔”是感叹的语气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你现在还在哪里呢?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历庐阜山期间。诗中描绘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政治形势和文人士大夫们纷纷遁入山林隐逸求仙的社会风气。诗人通过这首《莲社图赞》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向往之情。

全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每句七个字,共四联,每联六个字。前两联分别描写了诗人在庐阜山上的所见所感,第三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最后一句“咄尔而今在何许”则是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感慨之情。整首诗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