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还精庐,徐行无所并。
日入月还清,山空水更静。
仿佛闻疏钟,翛然在西岭。
寄语高世流,来兹谢尘境。
【注释】
山舍晚归:山中的草屋在傍晚时分归来。
薄暮还精庐:黄昏时回到精室。
徐行无所并:缓缓行走,不与他人并肩而行。
日入月还清:太阳下山月亮升起的时候天空变得明亮。
山空水更静:山间空旷,水更加安静。
仿佛闻疏钟:好像听到了稀疏的钟声。
翛然在西岭:悠然自得地停留在西边的山峰上。
寄语高世流:向那些追求高远的人传达信息。
来兹谢尘境:来到此地,感谢这尘世的纷扰和喧嚣。
【赏析】
这首诗描写诗人傍晚时分归来的情景,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联“薄暮还精庐,徐行无所并”,写诗人傍晚时分回到家中,缓缓行走,不与他人并肩而行。这里的“薄暮”指的是傍晚时分,“精庐”是指精舍,即诗人居住的地方。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宁静的渴望和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
颔联“日入月还清,山空水更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回家后所看到的景象。这里用“日入月还清”来形容夜晚的天空,用“山空水更静”来形容夜晚的山林和水面。诗人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厌恶之情。
颈联“仿佛闻疏钟,翛然在西岭”则是诗人的内心感受。这里的“疏钟”指的是稀疏的钟声,诗人通过听到这钟声,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平静和悠然自得的状态。而“翛然在西岭”则表明了诗人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和状态。
尾联“寄语高世流,来兹谢尘境”是诗人对那些追求高远的人的劝诫。这里的“高世流”指的是那些追求高远的人,“尘境”则是指尘世的生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高远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回家后所见所感的描绘,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厌恶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劝诫那些追求高远的人,表达了他对高远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