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
早秋吟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译文
昨夜山中寒冷无比,只有屋檐上的梧桐叶轻轻飘落,落在了闪烁着金色光芒的井边。 天空广阔如同洗过的清水一般清澈,云朵在其中悠然漂浮。皎洁的月亮高悬空中,洒下柔和的光芒,让秋天的景象变得格外迷人。桂花盛开时,微风轻轻吹过,花瓣随风飘散,仿佛有人在高楼之中吹响了玉箫。
在这美丽的季节里,却看不到大雁向北飞向银河。天上鹊桥即将搭建,象征着人们对于团聚的期盼和希望。然而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游子来说,何时才能返回家乡?如今我已身在海畔,却失去了昔日母亲的庇护,无处安身。在江南这片富饶之地,又有谁能够理解我的孤苦和无助呢?只能在月光下徘徊长吟,感叹自己与世隔绝,无法找到知音。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契嵩所作《早秋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游子的情感状态。全诗分为四节,每节都以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首节“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描绘了山家中深夜的情景,寒气逼人,只有梧桐叶在井边飘落。这里的“冷”字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着,“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通过“长天如水”和“明月含晖”两个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二节“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通过“桂枝花拆”和“玉箫声”两个元素,营造出一种飘逸、优雅的氛围。这里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物的情感状态。诗人似乎在期待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出现,但又感到无力和无奈。
最后一节“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失望的情绪。“人间不见”意味着他已无法再见到过去的友人或亲人,而“天上将看鹊作桥”则暗指他渴望有朝一日能与亲人团聚的愿望。这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也要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