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
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
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见道即修道,无心谁悟心。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
碧涧流残叶,微风入静林。
谁来石岩下,教汝夜穿针。
诗的译文:
看到道理就修行,没有心谁能领悟?不是凡夫就是圣人,成败古今都不存在。
碧涧中流淌着凋零的叶子,微风吹过宁静的树林。
是谁在石崖之下教导你夜晚练习穿针?
注释:
- 见道即修道:意思是一旦领悟到“道”,立即开始修行。这里强调了修行和领悟的直接关系。
- 无心谁悟心:意指如果心无杂念,自然能够领悟真理。这里的“谁”可以理解为修行者,强调了修行者在没有杂念的情况下更容易领悟“道”。
- 是非凡与圣:这里的“是”表示存在或肯定,强调了非凡与圣的存在。
- 成坏古无今:意味着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古今都没有例外。这里的“成”和“坏”分别代表成功和失败,而“古无今”则表达了一个永恒不变的规律。
- 碧涧流残叶:形容景色的美丽但又有凄凉之感,暗喻生活中的美好时刻如同这美丽的风景,转瞬即逝。
- 微风入静林: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幽深的森林,微风轻拂树叶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 石岩下:指的是一处山石形成的天然洞穴或者岩石下的空地,常被用于修行或冥想。
- 教汝夜穿针:字面意思是教授你如何晚上练习穿针,实际上可能是指教授一种技能或学问,也可能是对某种生活方式或习惯的传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了关于修行、悟道的主题。诗人通过对碧涧、残叶等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通过“是非凡与圣”,“成坏古无今”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真谛的深刻思考。这种思考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自然景观中,更深入到了个体的内心世界,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的真正意义。
诗中的“碧涧流残叶”,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喻着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而“微风入静林”,则是对内心平静与安宁的追求。最后“石岩下,教汝夜穿针”,可能是对某种特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也可能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传递。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修行和悟道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探讨人生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