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
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
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
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注释】

拟寒山四首 其一: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

(“有物”即指人,“何物”犹言“何等”,意谓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像流水一样,无时不在流动变化之中,而这种流动变化又包含着无穷的奥妙)

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

(“春晴”指春天阳光明媚之时,万物复苏的景象;“山鸟语”是指鸟儿鸣啭的声音。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生机勃勃、和谐美妙的图景)

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

(这两句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指出人们应该超越世俗的观念,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

(“玄微”是指深奥微妙的道理,这里用来比喻高深莫测的人生境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通,共同追求真理的愿望)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且平仄相对。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以及他与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通和共鸣。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有物是何物,周流泄妙机。”这是全诗的第一句。诗人通过提问“有物是什么?”来引出下文的阐述。这里的“有物”指的是人世间的一切事物,而“何物”则表示这些事物都具有无穷的变化和发展。诗人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流动、变化之中,而这些变化又蕴含着无尽的奥妙。这一部分是对“周流泄妙机”的具体解释,强调了事物的流动性和奥妙性。

我们看到第二句:“春晴山鸟语,日暮洞云归。”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春天晴朗的日子里,鸟儿们在山间自由地歌唱,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山洞里传来了归家的声音。这一部分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和谐美好。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句:“指是马还是,心非佛亦非。”这句诗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的本性究竟是像马那样浮躁,还是像佛那样超脱?这个问题引发了诗人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他认为,人应该超越世俗的观念,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思考。

第四句:“谁能同彼此,携手入玄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通和共鸣。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理解和接受他的人,才能与他共同追求真理。这里的“携手入玄微”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共同追求高深莫测的人生境界的过程。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友谊和共鸣的重视。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以及他与读者之间的心灵相通和共鸣。它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思想的诗歌,也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