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只知看雨,一人只知指雨。
子细检点将来,大似钉椿摇橹。
【注释】
一人:指佛门弟子。看雨:观照。钉椿摇橹:比喻修行人念经诵咒,像船工摇橹一样勤苦。
【赏析】
此诗以问答形式,借禅理说佛事。首句“一人只知看雨”,谓出家人只知修道观世音、参悟法性等事。次句“一人只知指雨”,则是指和尚只知念佛、诵咒等事。“子细检点将来”一句,是提醒僧人要精勤修行,不要懈怠。末联“大似钉椿摇橹”一句,是告诫僧人要如船夫一样勤奋不懈地修行。全诗用浅显的俗语来阐述禅宗道理,语言朴实无华,明白如话。
一人只知看雨,一人只知指雨。
子细检点将来,大似钉椿摇橹。
【注释】
一人:指佛门弟子。看雨:观照。钉椿摇橹:比喻修行人念经诵咒,像船工摇橹一样勤苦。
【赏析】
此诗以问答形式,借禅理说佛事。首句“一人只知看雨”,谓出家人只知修道观世音、参悟法性等事。次句“一人只知指雨”,则是指和尚只知念佛、诵咒等事。“子细检点将来”一句,是提醒僧人要精勤修行,不要懈怠。末联“大似钉椿摇橹”一句,是告诫僧人要如船夫一样勤奋不懈地修行。全诗用浅显的俗语来阐述禅宗道理,语言朴实无华,明白如话。
邹搜敛似天烝枣,轻轻触著便烦恼。 身著如来三事衣,口中谤佛法僧宝。 从来纤芥不与人,一毫不就他人讨。 蓦然合眼入黄泉,定须聒噪阎罗老。 注释: 1. 邹:指和尚。 2. 搜敛:收聚。 3. 天烝(zhēn)枣:比喻佛祖如天帝一般神圣庄严,枣树生长在天帝所住的地方。 4. 烦恼:指心中烦恼。 5. 如来:佛教用语,指释迦牟尼佛。 6. 三事衣:佛教语,指袈裟、锡杖、僧鞋三件法器。 7. 谤:毁谤。
诗句解释: 1. 雪峰空长老求赞:“雪峰”指的是著名的佛教禅宗祖师雪峰禅师,“空长老”可能是指对雪峰的敬称。这里可能是在表达雪峰禅师的智慧或教义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2. 慧空抓著吾痒处,吾尝扎著伊痛处。:“慧空”可能是指智慧或悟性,“吾痒处”和“吾痛处”分别指自己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扎著”意为触及、触动。这句诗表达了对自我认识的深刻反思,以及勇于面对自己的短处,不断寻求提升的愿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结合题目的要求来回答赏析即可。 “画得百千本,都卢祇这是”,意思是:画了很多很多,都是这幅图,只有这一幅才是。这两句是说,画了成百上千幅的画,但都是同一幅图。“都卢”指《大悲咒》中的经文名,“祇”是梵语音译词,指经文的节数。 “师玿长老求赞”,“师玿”即“师僧”。“长老”是对僧人的一种尊称
注释: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卓锥之地。 这句的意思是说,没有一片瓦可以盖住头顶,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挖个洞种地。这里的“片瓦”和“卓锥之地”分别指的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即住房和土地。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挣扎。 赤骨𩪸个浑身,与人争甚闲气。 这句的意思是说,全身都被骨头染成了红色,与别人争执又有什么意义呢?这里的“赤骨𩪸”是形容骨头的颜色
【注释】 1. 禅人:指诗人自己。2. 其四:指《题李凝幽居》中的第四首。3. 铁蛇:形容剑锋锋利如蛇。4. 毒气烁烁:形容剑气寒光逼人。5. 拟议不来,劈口便著:意思是说用言语来商量,却来不及,一开口就着了道儿。6. 著(zhù)着:中了招儿。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剑术的诗。全诗写一个剑客,挥舞宝剑,勇猛地战斗,最后被敌手砍倒。诗人通过描绘剑客的形象,赞扬了他武艺高强
1. 诗句 “这汉”:指的是释宗杲,他一生倔强,偏向人前放软。 “涅槃”:佛教术语,指达到涅槃境界,是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 “荆棘”与“解脱门”:表示修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以及解脱的希望。 “三病”:佛教中指三种烦恼,即瞋恚、痴及我执。 “楞严义八还”:指佛教中的楞严经义理,八大因缘的回还。 “少林”与“孔笛”:分别代表少林武术和孔笛乐器,此处用以比喻禅宗文化。 “汩罗湾”
【注释】 1.咄:感叹词。 2.担版汉:指读书人,“担”是“担”字的古体写法,“版”是“版”字的古体写法。 3.从来无所知: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什么知识。 4.曾经一顿饱:意思是说曾经吃过饭。 5.忘却累年饥:意思是忘记了以前饿肚子的痛苦。 6.动:行动。 7.便:就。 8.触人讳:触犯了别人的忌讳。 9.拍盲不识时:拍着眼睛看不清时机。 10.平生没活计:一辈子没有生计。 11.没活计
【注释】 德光:即德光禅师,唐代僧人。参赞:佛教用语,指以佛为师,以佛语为教的修行方法。有德必有光:有德行的人自然光明磊落。其光无间隔:他的光辉没有隔阂。名实要相称:名声和实际要相符合。非青黄赤白:不是青色、黄色、白色,比喻不虚伪。参彻:参透。佛祖顶𩕳禅:佛祖头顶的宝珠——佛性。不是等闲相诳吓:不能轻易欺骗。三千八百:指佛经中说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经文共有3800部。吾为作证明:我是为你做证明
注释: 咄哉灭胡种,面目真可恶。 过桥便拆桥,得路便塞路。 虽欲彊柔和,毕竟触人怒。 万事类如此,谁敢相亲附。 乞儿囊本空,常夸敌国富。 闻说阎罗王,未免生怕怖。 休更放大言,嫌佛不肯做。 译文: 咄哉!那些消灭胡人的种族,他们的面容真是可恶。 他们过桥就拆桥,得到路就封路。 虽然他们想要变得柔和,但最终还是惹恼了他人。 万事都是这样,谁敢亲近他们? 乞丐的口袋原本就空,却总是吹嘘别人的国家富有
法宏禅师求我为他写一首偈,诗的大意是: 不曾用舌头动一动,葛藤已经遍布天下。 随便一打虚空,随手就能形成缝隙。 法宏的相貌与我相同,仿佛镇州的普化。 我要在诗中写他,作为丛林佳话。 注释: 1. 不曾动著舌头:意思是说没有用嘴巴说话(即不用言语表达意思)。 2. 葛藤已遍天下:比喻法宏禅师的佛法已经普及到整个天下,到处都能听到他的教诲。 3. 等闲一击虚空:指法宏禅师随便一下手就能打穿虚空
注释: 平常无生句,妙玄无私句,体明无尽句。 平常指的是世间事物,无生是指一切皆空,妙玄指佛教中的般若智慧,无私是说没有偏私之心,体明无尽句表示理解了佛法的真理。 一镞破三关,他家有本据。 一镞破三关指的是射箭时用箭头穿透箭矢的三个关卡,比喻修行之人能够突破生死轮回的三重障碍(即色、声、香)。他家有本据则表示修行人有坚定的信念和根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
【注释】 1.偈颂一百六十首:佛教中,以四句八句为一颂,称为“偈”。《大般涅盘经》中有“偈颂一百六十首”,即指此。 2.其七十三:诗的第七十三首。 3.缜密:精密细致。 4.不通风:没有缝隙。 5.后昆:后代子孙。 6.总道:总以为。 7.猫儿:喻指狡猾之徒。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奸佞之辈的诗作,通过巧妙的比喻,揭露了他们的狡诈本性。首句“黄龙此语盖天地
【注释】 一年三百六十日,今朝又是从头起。人人有个主人公,水牛衔却老鼠尾。深沙欢,那吒喜。佛殿走出门去,僧堂撞入厨库里。 译文: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今天又重新开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体,就像水牛衔着老鼠尾巴一样。在深深的沙漠里,人们欢呼雀跃;那吒欢喜无比。从佛殿走出,进入僧堂;从僧堂撞入厨库。 赏析:这首偈颂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幸福的追求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今朝二月二十,又是清明寒食。(注释:今天农历二月二十日,也是清明节和寒食节。) 2. 灵云不见桃华,争信曲中有直。(注释:灵云(即佛云、佛光),看不见花朵;相信曲中有直(比喻曲折中见真理)。) 3. 是曲耶,是直耶,多虚不如少实。(注释:这是曲(比喻虚假的事物)吗?还是直(指真实的道理)呢
注释:结夏是指夏日,五日是五天。 译文:结夏的五日,才知露柱已经到来。 赏析:这是一首描述夏日景象的诗。首句"结夏方得五日,露柱却知端的。"描述了夏天炎热,人们盼望着雨来解暑。第二句"勃跳撞入灯笼,普为诸人入室。"描绘了大雨倾盆,淋湿了大地,也淋湿了人们的心房。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雨景,表达了人们对夏天的喜爱和期待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七十八 如同人持尺量虚空,又随行计算数量。 虚空边际不可得,吾君寿命也是如此。 注释: 1. 如人持尺量虚空:比喻测量空间或时间。 2. 复有随行计其数:意思是说,在测量过程中,还需要记录和计算。 3. 虚空边际不可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测量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空间的边缘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我们无法完全地描绘出空间的形状。 4. 吾君寿量亦如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你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