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东院西,密室烂如泥。
窦八布衫穿,赤土画簸箕。
檐头雨滴滴,鸡向五更啼。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八十五:赵州东院西,密室烂如泥。
窦八布衫穿,赤土画簸箕。
檐头雨滴滴,鸡向五更啼。
注释:
- “赵州东院西”:指的是位于赵州(今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东院寺。“赵州”是地名,而“东院”则是该地的一个寺庙名称。
- “密室烂如泥”:形容室内非常潮湿,像泥一样。”密室”是室内的房间,“烂如泥”则形容了房间内空气湿度很高,墙壁和家具都因湿气变得十分黏腻。
- “窦八布衫穿”:这里的窦八可能是一个僧人的名字,也可能是对窦氏家族的指代。”布衫”是古代的一种衣物,”穿”则暗示着穿着这种衣物的人正在寺院内。
- “赤土画簸箕”:赤土是红色土壤的意思,画簸箕可能是指有人在用红土在墙上或者地上画画。
- “檐头雨滴滴”:描绘了雨水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檐头”是建筑的屋檐部分,而”雨滴滴滴”则描述了雨水落下时发出的声响。
- “鸡向五更啼”:五更天是指夜晚的第五个时辰,也就是凌晨时分。这句话描述的是鸡在五更天的时候开始啼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佛教寺庙生活景象的偈颂诗。通过对赵州东院西的描述,引出了僧人的生活环境和修行场所。接着通过描述密室内的潮湿、壁画和鸡鸣的画面,展现了寺院内部的宁静与祥和。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佛教寺庙的清净与幽静,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