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兮妄兮两孤,作对待兮偏枯。
水凌虚而风静兮月非无,即妄即真兮毒药与醍醐。
到此谁人识得渠。

【注释】

如本:即“若本”,意为如果本来、如果本身。

禅人:僧人,这里指诗人。

真兮妄兮两孤:真与假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并无联系。

作对待兮偏枯:做对立的事物,彼此互不相容。

水凌虚而风静兮月非无:水是空虚的(凌虚,指空虚),所以它能够平静下来;月亮虽然明亮,但并不存在(风静,是说月亮没有实体)。

即妄即真兮毒药与醍醐:既然有真假之分,那就如同毒药和美酒一样,不能混淆看待。

到此谁人识得渠:到那个时候,又有谁能识别得出它们呢。

【赏析】此诗以禅宗公案“僧问赵州老宿:‘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僧拟议,遂遣之。”为题材,写诗人在悟道时所领悟到的道理。首联写真与幻、空与实、善与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各自独立,互不相干。颔联写虚幻的世界,虽然可以使人暂时得到宁静,但终究不能长久。颈联写真与幻,就像毒药和美酒一样,不可混淆看待。尾联写悟到了这个道理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呢?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邃幽远,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