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尺丝纶直下垂,锦鳞拨剌上钩时。
斜风细雨歌归去,醉倒蓬窗百不知。
【注释】
- 颂古:本题咏物诗。
- 千尺:形容钓丝很长。
- 锦鳞:指鲤鱼,古代传说中龙生九子,其中一条名“蟠”,形似鱼,故以“鲤”代指之。拨剌(bó lá):摇动钩上的饵料。
- 斜风细雨:微风细雨。
- 醉倒:酒醉倒下的意思。蓬窗:竹编的窗户。百不知:不知道什么。百:多。
【赏析】
此诗是咏物诗,通过诗人对垂钓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他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志趣。
首联写垂钓者的动作。“千尺丝纶直下垂”,形象地描绘出垂钓者手中长长的钓丝直直垂下的情景。这一句中的“直下垂”三字极富表现力,它不仅写出了垂钓者的从容不迫、泰然自若,而且给人以力量感。垂钓者手持长钓丝,面对流水潺潺,鱼儿上钩,其情其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
颔联写垂钓者的动作与心态。“锦鳞拨剌上钩时”,意思是说,鱼儿上钩时,犹如美丽的锦鳞被拨剌所惊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鱼儿比作锦鳞,既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又赋予了它们人的情感,更显得生动活泼。颈联写垂钓者在归去途中的感受。“斜风细雨歌归去”,意思是说,在斜风细雨中,垂钓者唱着歌儿归去了。这一联中,诗人以“斜风细雨”来烘托垂钓者在归途中的心情,而“歌”字更是点明了垂钓者的情绪。“醉倒蓬窗百不知”,意思是说,垂钓者在歌声中,不知不觉地喝醉了,直到回到竹编的窗户前才醒来。这里的“百不知”表明垂钓者在归途中醉到了极点。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情趣。诗人通过对垂钓者动作的细腻描述,勾画出了一个闲适、悠然自得的形象;通过对其心情的细致刻画,抒发出了自己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和志趣。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无生命的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使得整首诗更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