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下士亦多艰,魑魅于今合改颜。
道在盖公犹梦见,天怜贾谊得生还。
风休江北一声橹,春尽剑南何处山。
故国异方身健在,也知书眠未斓斑。
【解析】
此诗是诗人于乾元元年(758)春在江陵与程自靖会遇时所作。首联写当时天下多难,士人处境艰难;颔联写奸佞当道,正道被弃,贾谊虽死犹生;颈联写诗人归隐的欣喜;尾联写自己虽身处异邦却身体康健,仍不忘书卷的辛苦劳作和生活的艰辛。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意境高远。
【答案】
古天下士亦多艰,魑魅于今合改颜。
道在盖公犹梦见,天怜贾谊得生还。
风休江北一声橹,春尽剑南何处山。
故国异方身健在,也知书眠未斓斑。
注释:古时候天下有才能的人也很艰难,像现在这样作恶的鬼魅也改过面皮了。
盖公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思想还在梦中显现,上天怜悯贾谊得以活着。
春风停歇长江下游,船桨声息响起;春天即将结束,蜀地的山峰又在哪里?
我虽然身在异乡但身体健康,也懂得读书劳累辛苦。赏析:此组诗为作者乾元元年(758)春在江陵与程自靖会遇时所作。第一首开头两句,点明题意:当年天下多难,士人都处于艰难的境地;如今奸邪小人得志,正道之士遭排斥,甚至贾谊那样的忠臣也不得善终。这两句概括了一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第二、三句承上启下。说:“道在盖公犹梦见。”说明尽管奸人横行,但正直的人仍有所作为,他们的理想仍然可贵,他们的信念仍然存在。“天怜贾谊得生还”则是对“道在盖公犹梦见”的进一步申述:贾谊虽死犹生,可见天道之公平。第四联转入抒情,抒发了自己归隐的欣喜之情。“风休江北一声橹”,既写景兼抒情,既写出诗人归途中的愉快心情,又表明自己归隐的决心。“春尽剑南何处山”,则表明自己身在剑南,归隐之心更加坚决。尾联以反问的语气收束全诗,既表现了自己虽身处异乡但身体康健,也懂得读书劳累辛苦的感情。此诗一气呵成,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切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