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奴初不下房栊,肌骨玲珑雪未中。
八月华胥人自到,可怜尘壁卧西风。
青奴
青奴初不下房栊,肌骨玲珑雪未中。
八**月华胥人自到,可怜尘壁卧西风。
注释:
青奴:指青楼女子。
初不下房栊:起初不肯进入房门。
肌骨玲珑:形容女子肌肤骨骼纤细而透明,如同玉石一样洁白晶莹。
华胥:传说中的古代神女名,这里代指青楼女子的幽会之地。
自到:自己到来。
可怜:可惜、遗憾。
尘壁:墙壁上的尘埃,借指简陋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初入青楼的女子,她的美丽和高贵让人无法抗拒,但同时也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
诗的首句“青奴初不下房栊”,表达了女子初入青楼时的态度。她一开始并不轻易地进入房门,这可能是因为她的矜持和高傲,或者是出于对外界的警惕。同时,“肌骨玲珑”也描绘了女子的外貌特征,她的皮肤和骨骼如同精美的玉石一般细腻光滑,透露出高贵的气质。
第二句“肌骨玲珑雪未中”,进一步描述了女子的美丽。这里的“雪”比喻女子的皮肤白皙如雪,晶莹剔透,给人一种纯洁无瑕的感觉。同时,“未中”意味着这种美丽并非天生,而是经过精心打扮的结果。
第三句“八月华胥人自到”,则转向描述女子进入房间后的情景。这里的“华胥”指的是一种梦境般的美好境界,象征着女子在青楼中的幽会场所。“自到”则表示女子主动进入这个梦境般的场所,与外界隔绝,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
最后一句“可怜尘壁卧西风”,则是对女子命运的感慨。这里的“尘壁”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西风”则暗示了一种萧瑟和凄凉的氛围。女子虽然享受着美好的时光,但她的美貌和高贵却无法改变她的命运,最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和高贵,以及她与外界的隔阂,展现了青楼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佛教元素,如“华胥”和“西风”,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能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理解青楼生活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