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
风流过修竹,自弃或若遗。
岂伊岁寒质,似我槃礴时。
此君不解语,风雨扶持之。
夜窗或荡撼,灯火皆疑危。
龙去恐□□,呻吟欲勤追。
摩挲古屋壁,想像还依稀。
怜公读书瘦,爱竹何缘肥。
饮尽三斗墨,半梢或相宜。
争如鸱夷子,一舸容西施。
岁晚意浩荡,江湖相倚毗。
云幢与烟节,异致仍同归。
多应黑瘦语,绝倒黄初诗。
君家百斛力,不解增双眉。
荣枯各本色,王林亦神驰。
我欲学挥扫,一年以为期。
胸中富千亩,二凤当来仪。
箫韶久不作,此恨常依依。
会须归故国,夜梦而昼思。
庭空月欲落,斯文还在兹。

注释:

  1. 平生黄太史,翰墨四海知。——我一生都以黄(指张)太史自居,我的笔墨遍布四海。
  2. 风流过修竹,自弃或若遗。——风流潇洒的竹子,或许被人们遗弃,但我自己并不觉得如此。
  3. 岂伊岁寒质,似我槃礴时。——难道只有竹子在严寒中保持本色,而我盘坐时也能自如吗?
  4. 此君不解语,风雨扶持之。——这位君子似乎不理解言辞,但他在风雨中依然坚韧不拔。
  5. 夜窗或荡撼,灯火皆疑危。——夜晚的窗户或许会被风吹动,灯火都显得岌岌可危。
  6. 龙去恐□□,呻吟欲勤追。——想象着龙离开后,世界变得空虚,我需要勤奋地追寻知识。
  7. 摩挲古屋壁,想像还依稀。——抚摸着古屋的墙壁,仿佛还能隐约看到当年的情景。
  8. 怜公读书瘦,爱竹何缘肥。——怜悯你因读书而消瘦,却为何偏爱竹子呢?
  9. 饮尽三斗墨,半梢或相宜。——喝完了整整三斗墨汁,剩下的半截可能正好适合书写。
  10. 争如鸱夷子,一舸容西施。——如果像鸱夷子(范蠡),乘船载着西施离去该多好啊!
  11. 岁晚意浩荡,江湖相倚毗。——岁末时节,我的心情浩荡无边,就像江湖中相互依偎的船只。
  12. 云幢与烟节,异致仍同归。——云彩和烟雾交织在一起,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最终都会回归自然。
  13. 多应黑瘦语,绝倒黄初诗。——多半是那些黑色瘦弱的文字,让人忍不住大笑,甚至颠覆了黄初年间的诗歌风格。
  14. 君家百斛力,不解增双眉。——你的家世显赫,有百斛力量,但并不能增加你双眉间的愁苦。
  15. 荣枯各本色,王林亦神驰。——无论是茂盛还是凋零,都有自己的本色,甚至连王者的园林也为之倾倒。
  16. 我欲学挥扫,一年以为期。——我想学习挥洒自如的风格,以此为目标,一年为一个期限。
  17. 胸中富千亩,二凤当来仪。——心中充满了如同千亩田野般丰富的情感,就像凤凰一样,将会带来吉祥和谐。
  18. 箫韶久不作,此恨常依依。——箫声和韶乐长时间不再演奏,这份遗憾总是萦绕在心头。
  19. 会须归故国,夜梦而昼思。——总有一天会回到故乡,夜晚梦想白天思考。
  20. 庭空月欲落,斯文还在兹。——庭院空阔,月亮即将落下,这里的文化精髓依旧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商隐的一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墨客在书房中创作的景象。全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通过对书房、笔墨、竹影、月光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充满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