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却迷津。
井藤梗上存馀命,石火光中保幻身。
任老岂知头顶白,忘缘谁觉世闲春。
容颜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山居诗·其十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触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却迷津。
- 注释:眼前的景象令人悲哀,仿佛迷失在人世间。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迷茫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第二句:井藤梗上存馀命,石火光中保幻身。
- 注释:尽管生活艰难,但仍然努力保持生机,就像井藤上的小生命。
- 赏析:诗人用“井藤梗”和“石火光”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虽然环境艰苦,但他依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存意志和精神追求。
第三句:任老岂知头顶白,忘缘谁觉世闲春。
- 注释:即使是年迈的老人也不明白自己的头上已经白发丛生。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深刻认识。他感叹岁月匆匆,提醒人们不要被名利所累,要珍惜时光。
第四句:容颜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贫。
- 注释:尽管面容憔悴,但这并非疾病所致;即使房屋破败,但这并不代表贫穷。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豁达态度,他认为外表的衰老和物质的匮乏都是暂时的,不应该成为自己放弃追求的原因。
整首诗的译文:
触目堪嗟失路人,坦然王道却迷津。
井藤梗上存馀命,石火光中保幻身。
任老岂知头顶白,忘缘谁觉世闲春。
容颜枯槁元非病,亭沼消疏不是贫。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由精神和高尚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