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苇浪花开,合国咸知不再来。
千古凭栏一惆怅,岂知脚下滑如苔。
注释:
- 一苇亭:指诗人自己的名字或别号。
- 长江:指长江水。
- 一苇浪花:指江上波浪上的浪花。
- 合国咸知:全国的人都知道,这里指全国的文人雅士。不再来:再也没有了。表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之情。
- 千古:千年,代指过去。
- 凭栏:靠在栏杆上。
- 惆怅:伤感、忧郁。
- 岂知:哪里知道,哪里能想到。
- 脚下滑如苔:脚底滑得像长满了苔藓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长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感慨之情。
首句“长江一苇浪花开,合国咸知不再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长江景色,江面上飘荡着浪花,如同盛开的花一般美丽。然而,诗人感慨道,这样的美景再也不会再现了,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时间流逝,一切都将过去,不会再重来。这种感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感慨之情。
次句“千古凭栏一惆怅,岂知脚下滑如苔。”诗人继续展开自己的情感世界,站在栏杆上,看着无尽的长江,心中充满了惆怅和感慨。然而,他并不知道,脚下的江水竟然像长满了苔藓一样滑腻,这让他更加感叹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长江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感慨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深感慨,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