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
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
涧急禽声少,松摇月影低。
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注释】

喜人:指诗人。归幽栖:隐居山林。霄汉:天空,这里指朝廷。分:别。思欲迷:思念已迷。石房西:指隐居之地的西侧。涧急:山涧水声急促。松摇月影低:月光照射在松枝上,显得暗淡低垂。要知:须知,了解。人静夜,犹自怯猿啼:要知道夜晚寂静时,还害怕猿猴的叫声。

【赏析】

此为隐居山林后写的一首山水小诗。

首联写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霄汉分携久”,即从天边分手已很久了;“吟怀思欲迷”,因思念而神思恍惚,难以自持。这是说,与朋友分别后,我日夜想念着你,心中充满了对你的思念之情,甚至到了神魂颠倒的地步。“思欲迷”三字,将思念之深,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写自己隐居后的所见所感。“相逢春草外”,是说春天里草长莺飞的时候,偶然遇见了你;“归隐石房西”,则是指隐居之后住进了石房的西边。这两句是互文,既写了“我”在春草中偶然遇见了“你”,又写了“我”在“你”的居处“石房”的西边隐居,表达了“我”对“你”的深切怀念。

颈联写自己的隐居生活。“涧急禽声少”,是说山涧水流湍急时,飞鸟的鸣叫声也少了;“松摇月影低”,是说松树的影子随着月光的摇曳而显得低垂。这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情,通过“涧急”“松摇”等景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孤独之情。

末联写自己独处时的心境。“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人静夜”三字,点明了时间是“夜”,“静夜”二字,写出了环境的幽静,而“要知”二字,则是说只有知道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静夜,犹自怯猿啼”的心境。“犹自怯猿啼”,是说即使到了这样安静的时刻,还是害怕猿猴的啼叫,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诗的前四句主要写景,中间两联则主要是抒情。最后以“犹自怯猿啼”结尾,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使得全诗情感更加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