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问归程,沧茫入句清。
云生峰顶白,月近水边明。
芳草连平楚,晴楼出远城。
此身南北外,渔火是闲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何处问归程?”

  • 注释:询问归途的目的地在哪里。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未知归途的迷茫和焦虑,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墨客中颇为常见,通过询问归程,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寄托于自然的广阔之中,期待着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第二句

“沧茫入句清。”

  • 注释:广阔的江边景色被描述得如此清晰。
  • 赏析:这句描绘了江村的自然风光,用“沧茫”来形容无边无际的江水,而“清”则突出了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样广阔无垠,不受尘世羁绊。

第三句

“云生峰顶白,月近水边明。”

  • 注释:云彩缭绕在山峰之上显得洁白无瑕,月光映照在水中显得格外明亮。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世界。

第四句

“芳草连平楚,晴楼出远城。”

  • 注释:长满芳草的原野一直延伸至远方,明亮的天空下,高耸的楼阁从远处城市的轮廓中显露出来。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芳草的绿意盎然和晴朗的天空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楼阁的巍峨矗立则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第五句

“此身南北外,渔火是闲情。”

  • 注释:虽然身体可能游走于南北之间,但内心依然保持平和宁静,渔夫的灯火成为了心中的一种闲适之情。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身处世事纷扰之中,却能保持一颗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心性。渔夫的灯火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诗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这里的“闲情”不仅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满足,更是心灵上的自在与从容。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沧茫”、“清”、“白”、“明”等词汇不仅描绘了景色的美感,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此外,诗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宝贵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