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上望,如在玉门关。
月过东西浦,江分远近山。
凄凉三尺墓,兴废六朝间。
千古登临地,寒潮自往还。

【注释】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附近。东浦、西浦:指长江的东岸和西岸,即今天的长江南岸和江北岸。六朝:指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登临:登高而凭吊。寒潮:指江水在春天涨满时,从北向南流动,形成一种气势磅礴的景象。自往还:指江水从春至秋不断循环往复。

【译文】

站在天津桥上远望金陵古城,好像看到了玉门关一样。

月色穿过东西两侧的长河,江流将远方的山岭隔开。

荒凉的墓地掩埋着历代帝王,金陵这座古城经历了兴与衰。

作为古都的金陵,是人们登临游览的地方。

江水一年四季都在涨落,寒潮也像人一样来回流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抒发了对历史的无限感慨。前四句写南京景色,后四句写南京的历史变迁。诗中用”如”字作一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桥上看金陵城的景致,仿佛看到玉门关一样。“月过”两句描写了金陵的江天胜迹,把金陵的景色写得非常美丽。“三尺墓”指的是南朝陵墓,“六朝间”指金陵建有六个朝代的宫殿遗迹,“寒潮自往还”则写出了金陵的自然景象。最后四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