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头上,罢却干戈。
万仞峰前,纵横游戏。
暗嗟鲁祖面壁,一味祇贪瞌睡。
翻笑睦州见僧,与我提一桶水。
【注释】
偈颂:一种佛教赞颂。六:指《心经》(梵文Buddha-cakra-sutra),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arida-pariprccha-Samgraham,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是大乘佛教经典《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文Mahayan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中的一部分(260字)。偈颂六十首是元代僧人普福所作的《六度集》中的一首作品,此诗通过描述鲁智深和李逵的两种不同人生态度,寓意人应该像鲁智深一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像李逵一样,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赏析】
这首偈颂以百草头上、万仞峰前为背景,描绘了两个人物形象:鲁智深和李逵。
鲁智深,原为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削发为僧,法名智深,后在杭州六和寺圆寂。他性格豁达,随遇而安,不拘小节。他喜欢喝酒吃肉,但并不沉迷其中;他粗中有细,机智过人,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嫉恶如仇,勇敢果断,敢于反抗不公。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古代民间英雄的典型特征。
李逵,原是沂岭杀四虎的英雄好汉,后来成为梁山泊的好汉之一。他的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性格豪爽直率,敢作敢为。他喜欢结交朋友,乐于助人;他忠诚正直,不怕牺牲;他勇猛果敢,善于战斗。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军的代表人物。
这首诗通过对比这两位人物的不同人生态度,寓意人应该像鲁智深一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像李逵一样,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种人生态度既符合佛法的真谛,也符合人性的本善,因此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