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天下衲僧赤𩨘𩪸。
更须拨转上头关,十方世界黑似漆。
偈颂六十首 其五
【注释】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天下衲僧赤𩨘𩪸。更须拨转上头关,十方世界黑似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诗,通过描写簸箕和米粒的比喻,表达了禅宗对世间事物的超越和超脱。
- 诗句解读:
-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簸箕(一种用来收集谷物的工具)有唇,但米粒却不能跳出簸箕。
- 关键词:簸箕、唇
- 含义:这里用簸箕来象征人的心灵,而簸箕的“唇”(即口或边界)则象征着人的内心界限或自我意识。米粒无法跳出簸箕,暗示了人被内心所限,无法超越自我。
- “更须拨转上头关”:需要重新审视并拨动内心的“上头”(即最顶端的部分),也就是禅宗所说的“见性”。
- 关键词:拨转、上头关
- 含义:这表示要突破内心的限制,看到事物的本质或真相,实现心灵的解脱。
- “十方世界黑似漆”:整个宇宙都是黑暗的,就像漆黑的漆一样。
- 关键词:十方、黑似漆
- 含义:这里比喻整个宇宙的无明状态,强调了修行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迷惑和黑暗的世界。
- 译文:
- 簸箕有唇,米跳不出,天下衲僧赤𩨘𩪸。
- 更要拨转心中的障碍,十方世界如漆般漆黑一片。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簸箕和米粒的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内心局限性。它提醒我们,要超越自我,实现心灵的解脱,就必须面对并克服这些内在的障碍。
- 最后一句“十方世界如漆般漆黑一片”,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面临的挑战和困境。然而,正是这样的挑战,才能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勇气和智慧,使他们能够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