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业修持久,攀缘念已摧。
冰潭残月在,古岸夜禅回。
像烛微留焰,炉香冷变灰。
时逢旧参侣,闲坐话黄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运用的语言艺术技巧,最后结合内容主旨进行赏析即可。本题要求学生对“寄西山智道人”逐句解释并赏析,这是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首联:净业修持久,攀缘念已摧。意思是:修行清净之业,修持长久不断,但攀援禅门之心已经消歇。诗人以“修”、“久”二字写出了参禅者的恒心和毅力,而“攀缘”“念已摧”则表现了参禅者在修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也表达了参禅者的无奈与疲倦之情。

颔联:冰潭残月在,古岸夜禅回。意思是:寒潭上的残月依旧,古老的山崖之上的禅房又回到了夜晚。“冰潭残月”是静景,给人以静穆、空寂之感;“古岸夜禅”是动景,给人以宁静、安详之感。两句诗动静结合,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画面。

颈联:像烛微留焰,炉香冷变灰。意思是:佛像前的灯火渐渐微弱,燃过的香烟已经化为灰烬。“像烛微留焰”是静景,给人以静穆、空寂之感;“炉香冷变灰”是动景,给人以宁静、安详之感。两句写佛前供品的衰败,反映了参禅者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尾联:时逢旧参侣,闲坐话黄梅。意思是:偶尔遇到过去的参禅同伴,便一起闲谈着谈论黄梅时节。这一句是全诗的结语,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照应了诗题中的“寄”,又为全诗意蕴的升华做了铺垫。

【答案】

译文:

修行清净之业,修持长久不断,但攀援禅门之心已经消歇。

寒潭上的残月依旧,古老的山崖之上的禅房又回到了夜晚。

佛像前的灯火渐渐微弱,燃过的香烟已经化为灰烬。

偶尔遇到过去的参禅同伴,便一起闲谈着谈论黄梅时节。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友诗,通过描写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交往以及彼此间的友情来表现友谊的深厚,同时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感。

第一联写与友人相聚的时间之长和彼此相处之久,“修持久”与“念已摧”相映成趣,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参禅者在修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

第二联通过“残月”与“夜禅”两个意象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寂寥,“冰潭残月在”与“古岸夜禅回”相互映衬,形成了优美的画面。

第三联通过“像烛微留焰”“炉香冷变灰”两个意象描绘了供品的衰败,反映了参禅者内心的空虚与寂寞,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失落感。

第四联“时逢旧参侣”与“闲坐话黄梅”呼应,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