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无同侣,冲霜独自行。
断桥残月在,孤店晓鸡鸣。
灌木栖禽散,荒原宿雾平。
回观远山色,已觉太阳明。
诗句解析与译文:
- 杖锡无同侣,冲霜独自行。
- 注释: “杖锡”指的是拿着拐杖步行;“无同侣”表示没有同伴一起行走。“冲霜独自行”形容在寒冷的天气中独自前行。
- 译文: 我拿着拐杖,独自一人走在寒霜中。
- 断桥残月在,孤店晓鸡鸣。
- 注释: “断桥”指桥梁的一部分或断裂的部分;“残月”是指月亮只剩下一部分,可能是被云遮住了;“孤店”意味着孤独的店铺。“晓鸡鸣”指的是天还没亮,鸡已经开始打鸣。
- 译文: 残破的桥梁下,残月还挂在天空,而远方的孤零零的小店里,清晨的鸡鸣声此起彼伏。
- 灌木栖禽散,荒原宿雾平。
- 注释: “灌木”指的是灌木丛生的地方;“栖禽”指的是栖息的鸟类;“宿雾”指的是晚上的雾气还未散尽;“平”可能是指雾散去后的景象。
- 译文: 在灌木丛生的空地上,鸟儿们四处飞散,荒原上的雾气也渐渐地消散,露出了清晰的地面。
- 回观远山色,已觉太阳明。
- 注释: “回观”意味着回头看;“远山色”指远处的山峦;“已觉太阳明”表示因为观察远处的景色,感到阳光变得明亮。
- 译文: 回头望去,远处的山显得清晰,我也觉得明亮的太阳更加耀眼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清晨独自行走的场景。诗人用“杖锡”、“孤店”等细节描写了自己的行动方式和环境氛围,同时运用了对比(如孤店和断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通过对日出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悟,以及对孤独旅途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朴素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古诗的韵味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