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迹不能到,衡门藓色侵。
古杉秋韵冷,幽径月华深。
窗静猿窥砚,轩闲鹤听琴。
东邻有真隐,荷策夜相寻。
幽居
尘迹不能到,衡门藓色侵。
古杉秋韵冷,幽径月华深。
窗静猿窥砚,轩闲鹤听琴。
东邻有真隐,荷策夜相寻。
译文:
尘世的足迹无法抵达我的居所,只有衡门旁的苔藓在悄然生长,染上一层淡淡的绿意。
古树在秋风中摇曳,发出阵阵寒气,而幽静的小径上,月光洒落下来,显得格外深邃。
窗户静静地,我仿佛可以看到山中的猿猴正好奇地注视着那砚台,而轩台上的鹤儿似乎正在聆听那悠扬的琴声。
对面的邻居们过着真正的隐居生活,他们用竹杖和荷叶作为交通工具,夜晚相互探访。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人以”尘迹不能到”开篇,表达了自己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心灵净土的愿望。这里的”尘迹”指的是世俗的纷扰和纷扰,而”衡门”则是指隐居者的住所,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诗人描述了自己的居所环境,”衡门藓色侵”描绘了衡门旁的苔藓,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淀。
诗人通过观察古树和月华,描绘了秋天的寂静和幽深。”古杉秋韵冷”表现了古树的坚韧和生命力,而”幽径月华深”则表现了月色下的小路的神秘和深邃。
诗人通过对窗和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窗静猿窥砚”描绘了窗外山中的猿猴,而”轩闲鹤听琴”则表现了轩台上的鹤儿在聆听琴声。这些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东邻有真隐,荷策夜相寻”结束,暗示了邻居们的隐居生活和他们之间的友谊。这里的”真隐”指的是真正的隐居生活,而”荷策夜相寻”则表现了邻居们夜晚相互探访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真实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