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炎炎暑气隆,危亭孤坐与谁同。
湖光淡荡涵残照,鸟影参差没远空。
消息浮生凭至理,破除烦暑赖清风。
明时不敢言招隐,自乐林泉慕远公。

【注释】

四野:指四周田野。炎炎:炎热的样子。危亭:指高耸的亭子。与谁同:和谁一起坐。涵残照:湖光倒映在残留的夕阳里。没远空:消失在远处的天空中。消息:这里指消息,也指人生的消息。至理:最正确的道理。烦暑:热得难受的意思。明时:指清明的时代。招隐:指隐居山林。慕远公:《列仙传》记载晋人张翰,曾因见秋风起而思吴中的莼羹鲈鱼脍,遂弃官归去。后因以“慕远”表示向往隐逸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夏,作者当时任江州刺史、上饶县令。夏日薰风亭是上饶县城内的一座亭台,位于城西南隅,面对南湖,风景优美。诗人在此亭上,凭栏远眺,眺望湖光山色,顿生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

首联:“四野炎炎暑气隆,危亭孤坐与谁同。”

四野:四周的田野。炎炎:炎热的样子。隆:盛。危亭:高高的亭子。孤坐:单独坐着。与谁同:和谁一起坐?

诗人登上高楼,俯瞰四野,只见烈日炎炎,酷暑难当。于是诗人独自一人坐在亭子里,感到无比孤独寂寞。

颔联:“湖光淡荡涵残照,鸟影参差没远空。”

湖水波光荡漾,倒映着夕阳;几只飞鸟掠过天空,消失在远方。

这两句诗描写了夏日傍晚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把读者带入了这个美丽的画面中,感受到了夏天的宁静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消息浮生凭至理,破除烦暑赖清风。”

消息:这里指人生的消息,也指消息,也指消息。至理:最正确的道理。烦暑:热得难受的意思。清风:清凉的风。

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诗人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追求真理,遵循正确的道理。同时,也需要借助清凉的风来破除炎热的困扰。

尾联:“明时不敢言招隐,自乐林泉慕远公。”

明时:指清明的时代。招隐:指隐居山林。远公:指东汉隐士张良,他常在庐山隐居,世人称他为庐山高士。

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清静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在清明的时代里,人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必过分拘泥于世俗的名利和地位。同时,也应该欣赏和尊重那些能够保持自我、追求自由的人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景象的描绘、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