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杳杳映千峰,坐夏岩房一望中。
昼讲疏钟清度越,夜吟残月冷垂空。
扫轩静避阶棱藓,销暑闲当竹罅风。
顾我相怀未能去,水边斜日照梧桐。
【诗句释义】
夏日寄谅律师:寄赠给谅律师。
澄江杳杳映千峰,坐夏岩房一望中:澄清的江水在远处隐隐约约地映照着千座山峰,坐在夏天炎热时清凉的岩石房间内放眼望去,只见山峦层叠。
昼讲疏钟清度越,夜吟残月冷垂空:白天,僧人敲着木鱼,声音清晰响亮地穿过山谷。夜晚,我吟诵着古诗,月光从窗户外洒进来,寒冷而幽暗。
扫轩静避阶棱藓,销暑闲当竹罅风:我扫开窗子,静静地避开了台阶上爬满青苔的地方,消解暑气,悠闲地看着竹子缝隙间的风。
顾我相怀未能去,水边斜日照梧桐:回头看看我,我们互相思念却不能离开这里,斜阳照射在梧桐树上的影子斑驳陆离。
【译文】
在澄澈的江水中远远地可以看到千重山峰,坐在夏天炎热时清凉的岩石房间内放眼望去,只见山峦层叠。白天,僧人敲着木鱼,声音清晰响亮地穿过山谷。夜晚,我吟诵着古诗,月光从窗户外洒进来,寒冷而幽暗。我扫开窗子,静静地避开了台阶上爬满青苔的地方,消解暑气,悠闲地看着竹子缝隙间的风。回头看看我,我们互相思念却不能离开这里,斜阳照射在梧桐树上的影子斑驳陆离。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得含蓄蕴藉,不露声色。全诗以“坐夏岩房”为题,是诗人在夏日炎热时节避暑于岩洞之中,与朋友相谈甚欢的一段情景描写。首句写景,用一个“映”字将“澄江”和“千峰”连在了一起,使景物显得更加深远、开阔,从而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情怀做了铺垫。
第二句“坐夏岩房一望中”,写诗人在岩洞中的所见所感。“坐夏”是佛教语,意谓夏天修行,即苦修。“岩房”是指僧房。“一望中”指放眼望去,可以见到千峰。这一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既写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坐”字写出了诗人在岩洞中的心境。“中”字写出了诗人的视野。“一望”二字则表明了诗人对景色的无限热爱和欣赏。
“昼讲疏钟清度越,夜吟残月冷垂空。”这两句是对诗人夏日避暑生活的真实写照。“昼讲”是说白天的时候,僧人敲着木鱼讲解佛经。“清度越”是说这些声音穿越山谷,飘得很远很远。“夜吟”则是说晚上的时候,诗人吟诵古诗。“残月”是说月亮已经快要落下去了,只剩下半边了。“冷垂空”则是说月亮好像挂在空中一样,给人一种冷寂的感觉。
第三句“扫轩静避阶棱藓”,是说诗人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打开窗户,让凉风吹进来,然后静静地坐在石头上,躲避住台阶上的青苔和石缝里的小虫。“扫轩”是说推开窗户的意思,“静避阶棱藓”则是说静静地坐在石头上,躲避住台阶上的青苔和石缝里的小虫。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夏日炎热时候的避暑生活的一个片段。
第四句“销暑闲当竹罅风”。“销暑”是说消除暑气,“闲当”则是说闲着没事干的时候。“竹罅风”则是说在竹子的缝隙中吹来一阵凉爽的风。
第五句“顾我相怀未能去”,是说回头看看我,我们互相思念却不能离开这里。“相怀”是说互相思念,“未去”则是说不能离开这里。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六句“水边斜日照梧桐”,是说斜阳照射在梧桐树上的影子斑驳陆离。这是诗人在夏日炎热的时候,走到湖边,看到夕阳斜照在梧桐树上的样子。这两句话都是写诗人在夏日炎炎的时候的避暑生活的一个片段。
整首诗通过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在夏日炎热的时候的避暑生活的独特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