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宁暇问耕桑,红白相鲜映画堂。
泪湿浓妆含晓露,火燔寒玉照斜阳。
黄金剩买心无厌,绮席闲观兴更狂。
谁向风前悟零落,百年荣盛事非长。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 先输出诗句。
- 再输出译文。
- 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并在必要时加上注释。
- 最后附上赏析。
我们逐步完成这个任务:
第一句:
- 原诗:“栽培宁暇问耕桑。”
- 翻译:我种植牡丹,闲暇时不问耕作和种桑之事。
- 注释:这里的“宁暇”指的是没有时间去耕种,“问耕桑”则表示对农耕生活的一种淡泊态度。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超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
- 原诗:“红白相鲜映画堂。”
- 翻译:牡丹的颜色鲜红与洁白交相辉映,映照在华丽的室内画堂上。
- 注释:这里的“红白相鲜”形容牡丹的色彩艳丽,“映画堂”则描绘了牡丹的美丽景象。
- 赏析:这句诗用丰富的色彩和画面感描述了牡丹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美的追求。
第三句:
- 原诗:“泪湿浓妆含晓露。”
- 翻译:早晨的露水使泪水浸湿了化妆的脸庞。
- 注释:这里的“含晓露”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而“泪湿”则是对内心感受的直接表达。
-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在欣赏牡丹时所感受到的情感细腻和深沉,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感悟。
第四句:
- 原诗:“火燔寒玉照斜阳。”
- 翻译:火一样的炙烤使得冰冷的玉石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明亮。
- 注释:这里的“燔”是烘烤的意思,“寒玉”暗指牡丹的花瓣,而“照斜阳”则描绘了一种暖阳下的光影变化。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牡丹与阳光、火焰的对比,展现了牡丹的生命力和美的永恒。
第五句:
- 原诗:“黄金剩买心无厌。”
- 翻译:我用黄金买了牡丹,但心中并不觉得满足。
- 注释:这里的“剩买”表明花已足够,不需要更多的金银购买,“心无厌”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的审美追求。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满足而非物质财富的态度。
第六句:
- 原诗:“绮席闲观兴更狂。”
- 翻译:我在华丽的席子旁观看牡丹,兴奋之情愈发强烈。
- 注释:这里的“绮席”指的是华美的宴席,而“闲观”则表现了一种从容的心态。
- 赏析:诗人在这里展示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与外界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第七句:
- 原诗:“谁向风前悟零落,百年荣盛事非长。”
- 翻译:谁能在风前领悟到生命的短暂,百年荣耀的事不是长久的。
- 注释:这里的“悟零落”意味着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百年荣盛”则指过往的辉煌。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认识。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对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