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

【注释】

①草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的草堂,是他晚年的寓所。编民:指编氓(平民百姓)。②浮虚:指虚妄不实。③礼让不修:指不注重礼仪、谦恭和礼让。④唯知烧纸祭淫神:指只知道烧纸钱祭祀鬼神。⑤淫神:指巫术中迷信的鬼怪之神。⑥“多尚”二句:意谓平民百姓大多崇尚虚妄不实的,而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很少。⑦“唯知”二句:意谓只有烧纸钱祭祀鬼神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而真正的道德修养是不需要烧纸钱的。⑧“惟”:只有。⑨“自适”二句:指自己能够适应于世俗的生活方式。⑩“荒秽”二句:荒废了田园,也丧失了对世事的关心。⑪无余事:无所牵挂。⑫“忧来”二句:忧虑来了,就向神灵祈祷;忧愁去了,也就忘记了神灵。⑬“何为”二句:为什么要用烧纸钱祭祀鬼神呢?⑭“安能”二句:怎能说没有神灵存在呢?⑮“但存”二句:只是保存着一点虚名罢了。⑯“自适”二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⑰“忧来”二句:忧虑来了,就用祭祀鬼神的办法来消除忧愁;忧愁去了,也就把这种祭祀鬼神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⑱“何为”二句:为什么要用烧纸钱祭祀鬼神呢?⑲“安能”二句:怎么能说没有神灵存在呢?⑳“但存”二句:只是保存着一点虚名罢了。㉑“自适”二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㉒“忧来”二句:忧虑来了,就用祭祀鬼神的办法来消除忧虑;忧愁去了,也就把这种祭祀鬼神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㉓“何为”二句:为什么要用烧纸钱祭祀鬼神呢?㉔“安能”二句:怎么能说没有神灵存在呢?㉕“但存”二句:只是保存着一点虚名罢了。㉖“自适”二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㉗“忧来”二句:忧虑来了,就用祭祀鬼神的办法来消除忧愁;忧愁去了,也就把这种祭祀鬼神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㉘“何为”二句:为什么要用烧纸钱祭祀鬼神呢?㉙“安能”二句:怎么能说没有神灵存在呢?㉚“但存”二句:只是保存着一点虚名罢了。㉛“自适”二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㉜“忧来”二句:忧虑来了,就用祭祀鬼神的办法来消除忧愁;忧愁去了,也就把这种祭祀鬼神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前四句写诗人在草堂闲坐时思考民间疾苦,感叹世人多崇尚浮华虚妄,而不重视真实美德。诗人感慨世风日下,指出只有通过烧纸祭祀鬼神,才能获得神灵的庇佑,而这种祈求福佑的方式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因为真正的道德修养并非依赖于外在的供奉。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世风的不满,认为那些只追求虚名地位的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他们忙于应酬和交际,却忽视了内心的空虚和精神的匮乏。最后两句诗人以“自适”二字收束全篇,表达了自己过一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对民间习俗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洞察和批评。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虚伪行为的反感和对真诚美德的推崇,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关注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真挚,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