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尘世事茫茫,策杖闲吟出草堂。
欲喻浮生那远觅,芭蕉昨夜已经霜。
【注释】
- 湖西:在江西九江市西。杂感诗:即闲情偶寄,是唐人张为所写的一组七言律诗,共有82首,内容大多涉及人生哲理和对世态人情的感悟,其中“杂感”指其中的一首。十九:第十九首。
- 静思:静心思考。茫茫:迷茫、无边无际的样子。策杖:拄着拐杖。草堂: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 欲喻浮生那远觅:想要告诉人们,如何去领悟人生的道理。那:怎么。远觅,远求。
- 芭蕉:一种植物名,这里代指秋天。
- 昨夜:刚才。已经霜:已经变成白色。
【赏析】
本诗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借物寓怀,托古讽今,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前两句写自己独处草堂时沉思人生、感叹时光的流逝;后两句写秋日清晨独自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情景,以及所见到的一片白了叶子的芭蕉树。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朴实流畅,表达了诗人的人生体验与感受。
此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湖西时所作,表现了诗人晚年淡薄名利、归隐田园的心境。
【译文】
静下心来想一想尘世间的世事多么渺茫啊,我拄着拐杖悠闲地吟咏出草堂。
想要告诉人们,如何去领悟人生的道理,芭蕉树昨晚已经被秋霜染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