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次起。
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
【注释】纵欲:放纵欲望,指秦王朝奢侈荒淫。劳民:使民众疲惫不堪。殊未已:尚未结束。阿房宫:秦始皇的宫殿名,在今天的西安市西一带。望夷宫:是秦始皇的寝宫。相次:相继。昧:不明。妄说:胡说。
【赏析】此诗写秦始皇的奢侈淫逸生活及秦王朝的迅速灭亡。首二句写秦始皇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役使百姓。后二句写人民因长期被压迫而不能忍受,终于起来反抗了。
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次起。
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
【注释】纵欲:放纵欲望,指秦王朝奢侈荒淫。劳民:使民众疲惫不堪。殊未已:尚未结束。阿房宫:秦始皇的宫殿名,在今天的西安市西一带。望夷宫:是秦始皇的寝宫。相次:相继。昧:不明。妄说:胡说。
【赏析】此诗写秦始皇的奢侈淫逸生活及秦王朝的迅速灭亡。首二句写秦始皇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役使百姓。后二句写人民因长期被压迫而不能忍受,终于起来反抗了。
【注释】 瓶锡:即瓶钵之锡,指僧尼的行装。秣陵城:今南京古称金陵,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四明:山名,在浙江余姚县南。又逐秋风过四明:诗人送僧到四明山,秋风吹动树叶,发出萧瑟的声响。旧约:指与友人约定的相会之地。碧云:碧色的云彩。红树:指红色的树林。路从朱雀桥边去:朱雀桥是古时南京城南城门名。郭里:城内、城中。惆怅客中频送客,更堪疏柳暮蝉声:我常常为送别而感到惆怅,更忍受不住那令人心酸的蝉声了。疏柳
【注释】 1. 少年行:乐府旧题,多写游侠、武士的豪放行为。 2. 儿奴:对男子的谦称。 3. 辱我汉天子:侮辱了我大汉天子。 4. 瞋目(chēnyǎn):瞪眼。 5. 五陵年少子:指长安一带豪侠子弟。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墓地。 6. 三尺:一尺三寸,约三十二厘米。 7. 奇勋:特异功勋。 8. 傅介子:西汉名将傅介子曾出使乌孙,斩大宛王之头而归,后因功封关内侯。 【赏析】
病起自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以病后的心情为出发点,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表达了他对生死、善恶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盗蹠死牖下,伯牛遭恶疾。 盗跖死于牖下,伯牛遭遇恶疾。 盗贼之主盗跖死于牖下,即被杀死在窗户之下。伯牛是孔子的学生,他因疾病而去世。这里用“盗跖”和“伯牛”来象征恶人与好人的命运。 2. 报应似无徵,苍苍意难悉。
君居武康山,昔年我曾游。 【注释】君:指代书寄奉蟾上人。武康山:地名,在今浙江德清县。昔年我游此地,与君有约。 崎岖松径寒,冷落竹房秋。 【注释】崎岖:指山路崎岖曲折。松径:松树间的小路。寒:形容天气冷。竹房:竹子编成的房屋,这里指上人的住处。冷落:寂寞冷落。 握手既欢笑,拂榻且相留。 【注释】握手:指诗人来到上人住处时的握手。欢笑:表示高兴。拂榻:整理床铺,表示挽留。留:留下。 一驻十旬馀
早秋 雨歇变气候,空庭叶飕飕。 闲听一夜风,乃知千里秋。 百虫鸣四壁,新月生高楼。 登楼看明月,清光满林丘。 人生呼吸间,何为苦忧愁。 发白不再黑,兔走难暂留。 徘徊感古人,劝我秉烛游。 注释与赏析: 1. “雨歇变气候,空庭叶飕飕” - 注释:雨停后天气变得凉爽,庭院里的树叶被风吹得飒飒作响。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空气清新,庭院里的树叶随风飘落,发出沙沙的响声。 2.
注释: 有客:客人。 有客有客,来扣我门:客人接连不断,敲门进来。 相见无言,自昼达昏:与客人相见,没有言语,时间从白天到夜晚。 支肘凭栏,俯仰乾坤:手肘撑在栏杆上,低头看天地间万物。 百年瞬息,得丧谁论:人生百年如瞬间,得失成败由天意决定。 远山青青,巨浸浑浑:远处的山青翠欲滴,浩瀚的大海波涛汹涌。 忽然归去,目击道存:忽然离去,心中仍能领悟到“道”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诗句释义及赏析 心交如美玉 - 注释:心灵上的朋友或知己比美玉还要珍贵。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将朋友比喻为珍贵的美玉,强调了心灵的交流远比表面的交往更有意义。 经火终不热 - 注释:即使经历烈火的考验,也不会失去温暖。 - 赏析:这句话用来形容真正的友情,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不受影响,依旧保持着热情和真诚。 面交如浮云,顷刻即变灭 - 注释
注释: 古人与今人:古人和今人的对比。 禄仕一何异:古代的官吏和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古今贵行道,今人贵有位:古代重视道德品行,而现代人重视地位权力。 古人贵及亲,今人贵说意:古人重视亲情,而现代人重视个人意愿。 古人同白日,今人如履险:古人像阳光一样明亮,而现代人如同行走在险路上。 动足易颠坠:行动不慎容易跌倒。 古道如可行,斯言不遐弃:古代的方法可以实行,所以古人的话可以流传千古。 赏析:
孤山种桃 【注释】孤山:地名。种桃:种植桃花。 【赏析】诗人在孤山上种植桃花,以期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美化环境,改变当地风气。 译文:在孤山上种桃花,希望美化环境,改变当地风气。 领童闲荷锄,埋核间群木。 【注释】领童:领着孩子。荷锄:扛着锄头。埋核:挖坑种树。 【赏析】诗人领着孩子们去山上挖坑种树,希望他们从小就学会勤劳和环保的意识。 译文:带着孩子们去山上挖坑种上树木
【释义】 草堂即事:草堂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故居,他在这里过着清苦的生活。这首诗就是描写他在草堂里生活的情景。 经岁人不到:已经一年没有人来了。 腾腾养疏拙:闲散地修养自己,培养自己的才能,不显露才华。 心期物外闲,缘向沤中绝:心中向往的是隐居山林,过着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 入室容清风,升堂许明月:进入草堂时,能容纳清新凉爽的风;登上厅堂时,能看到明亮的月光。 空庭何所有,冷落唯松雪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之手,诗题名为《寄天台能上人》。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寄天台能上人 - “寄天台能上人”:这是写给天台山上那位名叫能上的隐士的信。 - “天台深隐许谁同”:天台山风景优美,隐士们隐居其中,远离尘世,只有像你这样的人才能与之为伍。 - “扰扰浮世万事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万事万物都显得那么虚无缥缈。 - “终约携瓶访师去”:我决定带着我的瓶子去找你
【注释】 1. 章安禅师:指唐代高僧章安,为天台宗创始人智觉的弟子。章安禅师塔:指章安禅师墓地的石塔。 2. 祖师:对先师或先师之师的尊称。 3. 坟塔:坟墓上的石制塔状建筑物,泛指墓碑。 4. 天台:地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 5. 风摧雨坏:风雨侵蚀毁坏。摧:毁。 6. 香火:佛教用语,指烧香礼拜、诵念经文等活动。空有迹:没有信徒来参拜。 7. 苍苔:绿色的苔藓,比喻荒废破败的景象。
【注释】荆溪禅师:唐末五代时期高僧,姓赵名云游,字无际,号荆溪,住洪州大雄山,后入灭,世称荆溪和尚。 “碑折塔摧”:碑文折断,佛塔倒塌。 “不堪冥目想空山”:无法忍受眼前的景象,只能闭上眼睛去想象那空寂的山中。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重游大雄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大师荆溪的追怀和对佛教禅理的思考。首句“清风遗句满人间”,意为荆溪禅师留下的教诲像清风一样无处不在;次句“灭后天台迹更闲”
诗句释义 - 秦焚汉杂道何孤:这句话意味着秦朝的焚书坑儒与汉朝的百家争鸣,看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道路,实际上却都是孤立无援的。 - 荡荡皇风岂易图:意思是在浩瀚如海的皇风之中,想要找到一条清晰的途径来理解或追随,是非常困难的。 - 空有法言为世范:尽管有法家的言论作为典范,但人们往往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并不真正去实践。 - 不知来者肯行无:对于未来的人是否愿意接受并实践这些法家的言论
【注解】 灵骨未藏三十载:指僧人圆寂时,他的尸骨还埋在那里。 我来收得葬孤山:我来到这孤山,来为这个和尚收葬尸骨。 此中起塔:这里修建了佛塔,即慈光塔。 不在大:不很大。 高名:好名声。 【赏析】 《书慈光塔》,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为这位圆寂后仍被安葬在孤山的和尚收尸、埋葬之事,末两句则赞颂了这位和尚生前建塔之功。 首句“灵骨未藏三十载”,点出了建塔的时间
诗句释义: 1. 苦热:描述炎热的天气。 2. 平湖日炙沸如煮:形容湖水被太阳晒得如同煮沸一般热。 3. 庭树色干鸟渴死:形容树木因为缺水而变得枯黄,鸟儿因找不到食物而死。 4. 何人万里驱征军:询问是谁在万里之外指挥着出征的军队。 5. 红尘涨天方入市:形容尘土飞扬,天地之间仿佛都被尘土覆盖了。 译文: 炎炎夏日,湖水被太阳晒得如同煮沸一般热,庭院里枯萎的树木因为缺水而变得枯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