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宗释复宗儒,竭虑研精四体枯。
莫待归全寂无语,始知诸法本来无。
领悟无常,悟透生死
平生宗释复宗儒,竭虑研精四体枯。
释智圆《挽歌词三首 其一》中,“平生宗释复宗儒,竭虑研精四体枯”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死亡时的内心状态和生命态度。诗人在生前,既崇尚佛家的思想,又回归儒学的根基,他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研究、探究各种学问,直至生命的尽头,身心俱疲,精神空虚。这里的“四体枯”不仅是对肉体的描述,更是对心灵枯竭的形象比喻。
莫待归全寂无语,始知诸法本来无。
“莫待归全寂无语,始知诸法本来无。”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觉悟,即在生命的终结之时,才能真正理解到世间万物本无固定之形,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无常变迁。这种认识并非消极悲观,而是一种超越生死,洞见宇宙本质的智慧。诗人通过这样的诗句,传达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无常世界的淡然接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在生与死的边缘,诗人没有陷入绝望或虚无主义之中,而是以超然的态度,对生死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智慧,也反映了东晋时期文人的精神风貌——不拘一格,敢于面对生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