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胝老子指头禅,三十年来用不残。
信有道人方外术,了无俗物眼前看。
所得甚简,施设弥宽,大千刹海饮毛端。
鳞龙无限落谁手,珍重任公把钓竿。
师复竖起一指云,看。
诗句解读与译文:
- 俱胝老子指头禅,三十年来用不残。 —— “俱胝老子”指的是佛教中的一位高僧或修行者,“指头禅”则是指通过指关节的转动来冥想或修行。这两句强调了这位高僧在长时间的修行过程中,其精神与肉体都保持着坚韧不摧的耐力(“三十年来用不残”)。
- 信有道人方外术,了无俗物眼前看。 —— 这里表达了对高僧或修行者超脱世俗、心无杂念的赞赏。“方外术”指的是超出常人理解或实践的技能或知识,“了无俗物眼前看”则表明修行者能超然于世间纷扰之外。
- 所得甚简,施设弥宽,大千刹海饮毛端。 —— 这句话描述了修行者的修为之高深和境界之宽广。其中,“所得甚简”意味着他的所得非常简洁而纯粹,而“施设弥宽”则表示他所做的一切设置都非常宽泛而深远。“大千刹海饮毛端”形容的是修行者像大海一样包容万象,如同喝尽海水中的细毛一般无所不包。
- 鳞龙无限落谁手,珍重任公把钓竿。 —— 这句话比喻了修行者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保持清醒和坚定。“鳞龙无限落谁手”意味着像龙鳞般珍贵的机遇和挑战无数,而“珍重任公把钓竿”则比喻说那些机会就像渔夫手中的钓竿,只有那些有智慧和耐心的人才能牢牢掌握。
- 师复竖起一指云,看。 —— 最后一句是禅师的一个动作或示意,可能是为了引导听众进入某种冥想或思考的状态,或者是为了引发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理解和深思。
赏析:
此诗以颂扬一位高僧或修行者的深厚修为和卓越境界为核心。从“三十年来用不残”到“饮毛端”,表现了修行者历经岁月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广阔胸怀的形象。“鳞龙无限落谁手,珍重任公把钓竿”则揭示了修行者在面对众多挑战时的从容和智慧,以及他们对于机遇的珍贵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修行者形象的塑造,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喧嚣、追求心灵清净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