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也死也,不道不道。
只知憨狗怒逐块,谁见死蛇惊出草。
着眼家林里许看,不萌枝上春阳早。
这首诗的译文是:
活着或死去,不道不道。
只见憨狗愤怒追逐石头,谁见过死蛇惊出草丛?
在家林里可以看家,不萌枝头春阳早已到来。
注释:
- “不道不道”:不知道。“道”,同“到”。
- 憨狗:愚蠢的狗。
- 块:指石头。
- 家林:指庭院。
- 不萌:不萌生。
- 枝上春阳:指早春的阳光。
赏析:
这首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生动描绘了狗、蛇、树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首句“生也死也,不道不道”。这是对生死问题的一种超然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的看法。他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无需过于在意。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思想。
第二句“只知憨狗怒逐块,谁见死蛇惊出草”。这句诗通过描述憨狗追赶石头和死蛇惊出草丛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动物的行为特点。憨狗因为无知而追赶石头,而死蛇因惊恐而惊出草丛,这些都反映了动物的生存本能和行为特点。这种描述既生动又富有趣味。
第三句“着眼家林里许看,不萌枝上春阳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在家庭中可以找到乐趣,不必追求名利。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过早地消耗自己的精力。这种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动物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倡导人们在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