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华五叶发灵根,端的知恩解报恩。
大仰未忘东寺会,玄沙相继雪峰存。
机梭传处难通路,针芥投时有妙门。
鼻孔放光出气快,当年一斲尽泥痕。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祖华五叶发灵根
- 端的知恩解报恩
- 大仰未忘东寺会
- 玄沙相继雪峰存
- 机梭传处难通路
- 针芥投时有妙门
- 鼻孔放光出气快
- 当年一斲尽泥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表达了诗人对佛陀教义的理解和领悟。诗人认为佛陀的教导就像是种子一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开花结果。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教的敬仰之情。
在诗歌的第一句中,“祖华五叶发灵根”指的是佛陀的教导如同五叶树的根一样,深深扎根于众生心中。第二句“端的知恩解报恩”则是指佛陀教导我们要感恩佛陀,同时也要回报社会。第三句“大仰未忘东寺会”表示诗人对于东寺的崇敬之情永远不会忘记。第四句“玄沙相继雪峰存”则是指玄沙大师和雪峰大师都是佛陀的弟子,他们的教诲也是诗人所尊崇的。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佛陀智慧的象征性描述。如“机梭传处难通路”,比喻佛陀的智慧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一样,虽然复杂但能够解开众生心中的迷惑。接着是“针芥投时有妙门”,将佛陀的智慧比作针和芥子,即使是微小的东西也能打开智慧的大门。最后一句“鼻孔放光出气快”更是强调了佛性的光明和快速,表示佛陀的智慧能够帮助众生解脱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佛陀智慧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个人修行的决心。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的韵律和意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