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彻性空水,圆明净智身。
个中不洗体,直下了无尘。
有成佛,有降神。
有彼岸,有迷津。
哆哆和和此其始,胶胶缀缀此其因。
底时节,释迦文,恶水蓦头浇莫嗔。
何须念彼观音力,自然还著于本人。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将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是我的赏析: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一百六    
清彻性空水,圆明净智身。    
个中不洗体,直下了无尘。    
有成佛,有降神。    
有彼岸,有迷津。    
哆哆和和此其始,胶胶缀缀此其因。    
底时节,释迦文,恶水蓦头浇莫嗔。    
何须念彼观音力,自然还著于本人。    

诗句解读:

  1. “清彻性空水”:这里用“清彻性空水”来形容佛法的纯净和深邃,就像清澈的水一样。
  2. “圆明净智身”:形容佛的智慧是圆满的,如同明亮的水一样。
  3. “个中不洗体”:表示在修行的过程中,不需要刻意去清洗自己,保持内心的清净。
  4. “直下了无尘”:直接达到了无我的状态,不再有世俗的尘埃。
  5. “有成佛,有降神”:描述了两种不同的修行目标,一是成佛,二是降妖除魔。
  6. “有彼岸,有迷津”:比喻修行的过程既有达到涅槃彼岸的喜悦,也有迷失方向的困惑。
  7. “哆哆和和此其始”:形容一切都开始于和谐宁静的状态。
  8. “胶胶缀缀此其因”:暗示一切事物的起始都有一定的原因和基础。
  9. “底时节,释迦文”:指的是佛教经典中的《杂阿毗昙心论》。
  10. “恶水蓦头浇莫嗔”:表示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生气或者抱怨。
  11. “何须念彼观音力”:强调自己修行的重要性,不必依赖他人的帮助或力量。
  12. “自然还著于本人”:意味着自己的努力和修行能够带来内在的改变和提升。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修行的体验。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佛法的特点,如清澈、圆明和纯净。同时,也反映了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挑战,以及通过自我修行可以达到的清净境界。此外,诗中也传达了坚持和自信的信息,鼓励人们在修行道路上保持平和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带来改变。整首诗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