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含口角,喜在眉棱。
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
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
动而静,虚而应。
专气致柔,湛神如凝。
一住天童,十分没兴。

注释:

  1. 笑含口角,喜在眉棱:形容一个人面带微笑,眉宇之间充满了喜悦。
  2. 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指禅宗修行者以静默为法门,心无杂念,如源底清澈,而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的烦恼和执着皆被空掉。
  3. 清白濯秋之月,光明破夜之灯:形容人的品格纯洁无暇,如同秋月般明亮,照亮了黑夜。
  4. 柱杖有时横膝上,个般面觜得人憎:指修行者拄着木杖行走时,有时会不小心碰到别人的膝盖上,这种行为虽然是出于无心,但可能会被人认为是一种冒犯,让人讨厌。
  5. 动而静,虚而应:指修行者在生活中动静结合,虚怀若谷,随时应对变化。
  6. 专气致柔,湛神如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气功,使心灵变得柔和,达到一种深沉的境界。
  7. 一住天童,十分没兴:指修行者一旦住持寺庙,就会失去原本的快乐,感到无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修行者形象的诗歌,通过对修行者的各种特征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笑含口角,喜在眉棱”、“一默照源底,三乘空葛藤”等,形象地描绘出修行者的神态和内心世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修行者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淡然处之的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