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空观身,眼冷对尘。
本来无物,幻起成春。
动若行云而应,止犹虚谷而神。
门门随事得三昧,机用纵横不倩人。
【注释】
- 心空观身:指以禅定之心观照自身。
- 眼冷对尘:眼睛冷漠,不染尘埃。
- 本来无物:指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不存在实体。
- 幻起成春:幻境中的事物如同春天一般美好而短暂。
- 动若行云而应:指行动自如,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
- 止犹虚谷而神:静止时如同山谷一样深邃而神秘。
- 门门随事得三昧:处处都能找到修行的境界。
- 机用纵横不倩人:运用技巧灵活多变,不受他人限制。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禅修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境界,以及他们对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诗人通过对禅修者的描述,表达了对禅修者的敬佩之情。
首句“心空观身”,意味着禅修者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发现内心的空寂与清净,从而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这里的“观身”并非指外在的身体,而是指向内心世界的自我观照。
次句“眼冷对尘”,则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他们的眼神冷漠,不沾染任何红尘俗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不受外界干扰。
第三句“本来无物”,是对禅宗“无我”思想的进一步阐述。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不存在实体。这种观念使得禅修者能够看破红尘,不被世俗所迷惑。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禅修者行动状态的描绘。“幻起成春”,意指在幻境中的事物如同春天一般美好而短暂,让人不禁感慨万千。而“动若行云而应”,则形容其行动自如,如同行云流水般自然,没有任何束缚和羁绊。
最后两句“静如虚谷而神”,进一步升华了禅修者的境界。他们在静坐时,如同山谷一样深邃而神秘,内心充满了宁静与智慧。同时,他们也不受外界影响,保持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禅修者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于世间万物的超脱态度和修行境界。诗人通过赞颂禅修者的品德和精神风貌,表达了对禅修者的敬佩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