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顶相,不可近向。
俯而九渊之下,仰而重霄之上。
以法界为疆,以虚空为量。
闹市里释提洹因,百草头俱胝和尚。
【注释】
衲僧:僧人穿着和尚的服装
顶相:指头陀形相(即头顶剃光,不戴帽子,身披衲衣)
九渊:指深水
重霄:指高空
以法界为疆:以法界作为边界
虚空:指空无一物的境界
闹市里:指热闹的街市
释提洹因:释迦牟尼佛的名号
俱胝和尚:指百草头和尚。
【译文】
头上剃成光头,身上穿着衲衣的出家人是和尚;头上剃去头发,身上穿有僧衣的出家人是僧人。头上剃光,身上穿有僧衣的出家人是和尚;头戴高僧帽,身穿袈裟的是僧人。头上剃成光头,身上穿有衲衣的出家人是和尚;头戴高僧帽,身穿袈裟的是僧人。头顶光秃,身披僧衣的和尚。
低头俯视深渊,抬头看向高空。
把法界当作边界,把虚空当做度量。
在闹市中,有个叫释提洹因的和尚;百草丛中,有个名叫俱胝的和尚。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禅门头陀行头的诗。作者用“禅人”代指头陀行者,以头陀行头的特点来赞颂其精神风貌。首联写头陀行者顶相庄严,不可接近。颔联写头陀行者的修行境界,上可通天,下可入渊,以法界、虚空为量,表现了头陀行者超越世俗的高超境界。颈联写头陀行者处世之道,既超脱尘嚣,又洞明世事。尾联写头陀行者所居之景,闹市中,释提洹因和尚;百草丛中,俱胝和尚。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表达了对头陀行者的崇敬之情和对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