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之动,野水之流。
体万像之平等,了一身而自由。
机轮无滞兮,凿枘相投。
【注释】
- 禅人(僧人):指禅宗的僧侣。化主:指佛教中的菩萨,是佛门中的高僧。2. 求赞:向别人请求赞美或称道。3. 万相:一切事物的现象。4. 平等:佛教术语,指万物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故无差别。5. 机轮:佛教中比喻心机的运转。6. 凿枘(ruì)不相投:用凿子和榫头相互配合,比喻互相契合。7. 闲云之动:形容云彩飘忽不定。8. 野水之流:形容流水奔腾不息。9. 体:体验,感受。10. 自由:不受任何拘束。11. 机轮无滞:比喻心中无杂念,像机械运转那样流畅无阻。12. 凿枘(ruì)相投:比喻思想、见解与对方相合。13. 空性:佛教名词,指一切事物都是空的。14. 缘起:佛教用语,指万事万物都是由因缘和条件所生。15. 本源:佛教名词,指宇宙万物的起源。16. 无我:佛教术语,指没有个人的自我存在。17. 诸法:佛教名词,指所有的现象和事物。18. 不生不灭:佛教教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不会永远存在也不会永不灭亡。19. 涅槃(niè huán):佛教名词,指达到的最高境界,即超越生死轮回的状态。20. 寂灭:佛教用语,指一切事物的终结和消失。21. 真际:佛教概念,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本来面目。22. 观照:佛教修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来认识自己的本质。23. 明镜:佛教用语,象征内心的清明和透彻。24. 觉照:佛教名词,指通过观照而觉悟的智慧。25. 菩提萨埵(duō):梵文音译,意为“觉行圆满”。26. 大乘(dà chéng):佛教宗派名称,以普渡众生为宗旨。27. 三界:佛教用语,指色界、欲界、无色界。28. 十方:佛教用语,指四面八方。29. 诸佛:佛教名词,指佛陀的众多化身。30. 菩萨:佛教名词,指修行成就者,愿成正觉后救度众生。31. 净土宗:佛教宗派名称,主张往西方极乐世界修行。32. 三有:佛教名词,指人天、阿修罗天、地狱等三界的众生。33. 四果:佛教名词,指菩萨修行的不同阶段和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禅宗诗,诗人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法和修行的理解。首二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感悟。接着,诗人转向对佛法的思考,通过对比禅宗和净土宗的不同观点,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认同。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修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