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骨瘦,秋水神清。
岩松寒更翠,涧月夜还明。
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俱太平。

【注释】

秋山:秋天的山。骨瘦:形容消瘦的山骨。

神清:精神清爽。

岩松寒更翠,涧月夜还明:岩上的松树在寒风中更显得绿得发亮,涧中的明月在夜里仍很明亮。

灵然:神态悠然自得的样子。曲木:弯曲的树木。坐:盘腿而坐或安息、休息。不语:不说话。四海九州都太平:指天下大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为题,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水、石、松、竹、梅等景物,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首句“秋山骨瘦,秋水神清”,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卷。这里的“骨瘦”,既形容了山峰的轮廓分明,又暗喻了诗人自己的消瘦形象。而“秋水神清”,则是说秋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秋天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颔联“岩松寒更翠,涧月夜还明”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山景。岩上的松树在寒风中更显得绿得发亮,涧中的明月在夜里仍很明亮。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秋天景色的独特之处。岩上的松树不畏严寒,依然挺拔苍翠;涧中的明月则明亮如初,照亮了整个山谷。这两句诗通过对秋天山景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坚韧与美丽。

颈联“灵然曲木坐不语,四海九州俱太平”则转入对人物的描绘。这里的“灵然”指的是神态悠然自得的样子,而“曲木”则是指弯曲的树木。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坐在曲木上的静谧场景,没有说话,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这一画面让人感到宁静而和谐,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同时,“四海九州都太平”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平的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山水、山石、树木、溪流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定和平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