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之象先,得之自然。
心空有以,道大谁传。
蟾在珊瑚之树,蚌蕴明珠之渊,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画断十二章》之一,全诗如下: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百一
体之象先,得之自然。
心空有以,道大谁传。
蟾在珊瑚之树,蚌蕴明珠之渊,
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释义与译文:
-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禅人”指的是禅宗的人,他们常常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悟道。而“并化主写真”则是指禅宗的人通过绘画或书法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写真求赞”意味着他们通过绘画寻求赞美。
- “体之象先,得之自然”: 这是说他们的绘画艺术源于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强调了他们对自然的尊重和理解。
- “心空有以,道大谁传”: 这表明他们的艺术境界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自由和超脱,这种境界是无法用言语来传达的,只能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来感受到。
- “蟾在珊瑚之树,蚌蕴明珠之渊,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 这里描述了他们画作中的意象。“蟾”通常代表月亮,而“珊瑚之树”则是一种美丽的树木。”蚌蕴明珠之渊”则是指蚌壳中孕育着珍贵的珍珠。这些意象都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和神秘感。而“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则是指他们的作品能够将整个世界都包含在内,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禅宗人士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他们的艺术境界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自由和超脱,无法用言语来传达,只能通过他们的艺术作品来感受。诗中的意象也都非常生动,如“蟾在珊瑚之树”,“蚌蕴明珠之渊”,都给人一种神秘而美的感觉。而“弹指分身兮三千大千”则更是展现了他们作品的宏大气势和深远影响。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禅意和艺术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