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眼深秀,双眉下垂。
面目严冷,身心古锥。
云水盘游,寻常梦于行脚。
丛林寂默,三十年之住持。
穷河汉于昆崙之椒,渊源亲到。
拈斗杓于混沌之外,佛祖犹疑。
变通不倦,施设随宜。
向道刹尘机用稳,却嫌石火电光迟。
【注释】
两眼深秀:形容人的眼窝深陷,眼神清澈有神。双眉下垂:双眉向下倾斜。面目严冷,身心古锥:面容严厉,气质沉稳。云水盘游:像云和水一样自在地游荡。寻常梦于行脚:常常在修行中入梦。丛林寂默:寺庙里的寂静。住持:主持僧众。穷河汉于昆崙之椒:探索昆仑山的尽头。渊源亲到:亲自来到源头。拈斗杓于混沌之外:用勺子在混沌之外舀取。佛祖犹疑:佛祖疑惑不解。变通不倦,施设随宜:灵活变通而不懈怠,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向道刹尘机用稳,却嫌石火电光迟:面对佛教寺院里的红尘杂事,处理得非常稳妥,但却嫌弃时间流逝得太快。
【赏析】
本词是一篇颂赞禅师的偈,作者通过描写禅宗高僧的形象,赞美其超凡入圣的精神境界。
全词以“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二百二十六”为题,这是一首颂赞禅宗高僧的偈。上阕写僧徒的外貌与神态,下阕写其内在的精神境界。
开头三句,先点明这位禅师的面貌、神情、态度。说他的双眼如深渊般深邃,眉毛下垂,目光如剑锋一般锋利。他的面目严肃,内心坚定如锥。他像云和水一样自在地游荡,在梦中也常常在修行中入梦。他对丛林中的寂静感到寂寞,他已经三十年没有离开过这个寺庙了。这几句对禅师的外表和精神状态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清楚地想象出他的形象。
中间五句,进一步描写禅师的精神境界。他说,他在昆仑山的尽头穷寻了河汉,亲到了源头。他用勺子在混沌之外舀取,佛祖对他都表示疑惑不解。他既灵活又不懈怠,根据情况随机应变。面对佛教寺院里的红尘杂事,处理得非常稳妥,但却嫌弃时间流逝得太快。这几句是对禅师智慧与境界的高度赞扬。
结尾两句,总结全文,赞叹这位禅师的高超境界。
整首词通过对禅师外貌与神态的描述以及对其内在精神境界的赞扬,展现了禅师的超凡脱俗和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