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者不相出脱,转见面皮丑恶。
蜂采百华春不饥,兔饮长河夜不渴。
无事而禅,待缘而作。
一机一警谁与知,百发百中弦衔筈。

【注释】

  1. 禅人:指画僧。并化主:即画中的佛像,也称为“变相”。求赞: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
  2. 百华春不饥:意思是像百朵花一样绚丽多彩的春天,也不会使人感到饥饿。
  3. 兔饮长河夜不渴:意思是像一只兔子饮水长河,夜里也不会口渴。
  4. 无事而禅:意思是没有事的时候也会修行。
  5. 待缘而作:意思是等待时机才作画。
  6. 一机一警谁与知:意思是一幅画中蕴含的意境只有画家自己知道,外人无法得知。
  7. 百发百中弦衔筈:意思是一百次发射都能命中目标,比喻技艺高超。
    【赏析】
    此诗为唐代著名僧人怀素和尚所写,描绘了一个禅宗画家在创作时的状态和心境。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画家的内心世界和创作过程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首句“画者不相出脱,转见面皮丑恶”,诗人通过对画者的描述,展现了画家在创作时的专注和投入。诗人用“画者”一词,将画家比作一个无所不能的人,能够在画布上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然而,画家却并不追求这些形象的外在美,而是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这里的“转”,可以理解为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转变,从外在的形态转向内在的精神世界。
    诗人以蜂采百花春不饥,兔饮长河夜不渴为例,进一步描绘了画家的创作状态。这两个例子都是自然界的景象,但在这里,它们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蜜蜂采花,虽然花朵众多,但却能保持春天的气息;兔子饮水长河,却能在夜晚不感到口渴。这些自然现象,被用来比喻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态。他们如同蜜蜂一样,能够在繁杂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如同兔子一样,能够在漫长的河流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诗人又通过“无事而禅,待缘而作”这句话,表达了画家的创作态度。这里的“无事”和“待缘”,都不是指没有事情要做或者等待机会,而是指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心态。他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用心去捕捉那些瞬间的美好。这种心态,正是禅宗思想中所提倡的“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精神。
    最后一句“一机一警谁与知,百发百中弦衔筈”,是对画家作品的评价。这里的“一机一警”指的是画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深意,只有画家自己才能理解;而“百发百中弦衔筈”则是指画家的技艺非常高超,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细节,使画作达到完美的境界。这句话表达了对画家技艺和创作状态的高度赞誉。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却又内涵丰富。诗人通过对画家创作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心的修炼和成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