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发山雪,眶瞳水秋。
月白濯河汉,霁寒摩斗牛。
韶意千华里,光风百草头。
如幻三昧兮,妙得优游。
【注释】
禅人:僧人。化主:僧职,即“行主”。写真:画像。
求赞:请人题写对联或诗句以表祝贺。
其二百八十四:诗的第二百八十四首。
【赏析】
这是一首颂佛图经像的诗。全诗以赞美佛教形象为主题,通过对佛图经像外貌特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佛道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开头二句:“颠发山雪,眶瞳水秋。”形容僧人头顶白发如山之雪,眼睛明亮有如秋天的波光。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佛道高僧的形象,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
三、四两句:“月白濯河汉,霁寒摩斗牛。”描写月亮皎洁如洗,映照在银河中,寒气逼人,却能摩挲斗柄。这里通过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宇宙景观,进一步烘托出佛道形象的庄严、神秘与神圣。
五、六两句:“韶意千华里,光风百草头。”意思是说,佛道的意境遍布千里,光风普照大地。这里通过描绘佛道影响的广泛性,表达了作者对佛道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如幻三昧兮,妙得优游。”意思是说,佛道如同虚幻的境界一样,但能够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脱。这里以“三昧”指代佛道,表达了作者对佛道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白发覆盖山巅,眼睛明亮如秋水。
月光皎洁如洗,映照银河星辰;
寒气逼人却能摩挲斗柄。
佛道的意境遍布千里,光风普照大地;
如幻的境界令人向往,妙得自由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