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衰雪白,眼寒秋碧。
壁立千寻,功消一色。
体得有家风,心传亡辙迹。
少林祖师兮岂会唐言,黄梅行者兮不识横画。
【注释】
发:头发。衰:衰老。眼寒秋碧:形容眼白的颜色像秋天的绿色。
壁立千寻,体得有家风,心传亡辙迹:形容画中的佛像屹立在墙壁上,形象生动逼真,仿佛有家传的风格;画家在画中把佛祖的真谛传授给了后人,使后人能够领会其意。
少林:禅宗寺院。祖师:指达摩。
黄梅:禅宗名山。行者:指慧能。
唐言:唐代的语言。
横画:指唐代绘画中常见的线条勾勒法,即用笔锋转折处画出的线条。
【赏析】
这首诗是赞颂一位画僧的画作,诗中赞美了这位画僧的画技高超,画中有真,画中有人,画中有情,画中有义,画中有道。
首句写画僧的外貌:头发花白如雪,眼睛如同秋天的绿色。这是对画僧外貌的形象描写。
第二句写画僧的神态:他的眼神深邃,犹如秋天的绿色。这是对画僧神态的形象描写。
第三句写画僧的动作:他站在墙壁上,就像一座山峰耸立在那里,令人感到震撼。这是对画僧动作的形象描写。
第四句写画僧的性格: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不是从其他地方学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悟性领悟出来的。这也是对画僧性格的形象描写。
第五句写画僧的精神境界:他在画中传递了佛祖的真谛,让后人能够领会其中的含义。这也是对画僧精神境界的形象描写。
最后一句写画僧的境界:他没有受唐代语言的影响,也没有受到黄梅禅宗的影响,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也是对画僧境界的形象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