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是谤,寂是诳。
不语不寂,转增虚妄。
春风吹落桃李花,淡烟疏雨笼青嶂。
【注释】
偈(jio):佛教经文的一种,是梵语音译的汉语词。颂:一种韵文体裁,多用于佛经中。偈,就是韵文的意思。九首偈颂,即《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九段颂文。
其四:第四首。语:说,讲。谤:毁谤。
寂(ji):寂静。诳(kuang):欺骗,谎言。
不语不寂,转增虚妄。
春风吹落桃李花,淡烟疏雨笼青嶂(zhàng)。
【赏析】
这首偈颂是《大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第九品“般若品”。该品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开篇点题,提出“般若”二字。接着指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几句是此品的纲领,也是整个《般若经》的中心思想。
“语是谤,寂是诳”,是说一切言语都是谤,一切寂静都是诳。这里的“谤”、“诳”二字,都作动词用,指毁谤,诳骗。
“不语不寂,转增虚妄”,是说不说话也不寂静,反而增加了许多虚妄之事。这里的“不语不寂”是指“不说”和“不静”两种相反的态度。“虚妄”一词在佛教中常用来表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假不实的。
“春风吹落桃李花,淡烟疏雨笼青嶂(zhàng)。”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风轻轻吹落了桃花与李花,淡烟和细雨笼罩着青山翠嶂。这里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强调说话和做事应谨慎。
这首诗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言语和行为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