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云岫访雷峰,朔风吹雪落长松。
今日雷峰访云岫,无限春光满岩窦。
机锋互换主宾分,八两元来重半斤。

【注释】:

偈颂九首其五:偈,即佛经中的唱词。偈颂,是唐代佛教禅宗中的一种诗歌形式。云岫,即云雾山。雷峰,在杭州灵隐寺西面,有一座山峰,形状像雷峰塔,故名雷峰。机锋,指佛门中机锋锐利、深奥的言句或思想。主宾,指佛教徒中以禅定为主的人和以说法讲学为主的人。八两元来重半斤:语出《庄子·徐无鬼》“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也。意为你有什么大道理可以教人?现在却要种在什么也没有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偈颂为佛家歌行体诗。这种诗多用韵文写成,内容大多宣扬佛理,表达对佛的赞美之情。本诗通过描绘雷峰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前两句写诗人在雷峰山游览的情景。“向来云岫访雷峰”,意思是以前我经常去云雾缭绕的山峰拜访雷峰。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雷峰山顶,眺望着脚下的云海,感叹自己曾经去过雷峰山。这里的“云岫”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峰。而“朔风”则是寒冷的北风。诗人用“雪落长松”来形容雪花飘落在长松上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两句既展现了雷峰山的美丽景色,也为下文的转折作好了铺垫。

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今日雷峰访云岫,无限春光满岩窦”。“今日”二字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对过去的怀念。而“雷峰访云岫”则表示诗人再次登上雷峰山,寻找那片曾经让他流连忘返的风景。“无限春光满岩窦”则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来临后,山间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末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机锋互换主宾分,八两元来重半斤”。“机锋”一词出自佛教禅宗,意指禅宗中的关键问题或思想。而“主宾”则是指佛教徒中以禅定为主的人和以说法讲学为主的人。在这里,诗人将这两者进行对比,认为他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同时,他还用“八两元来重半斤”这一比喻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或和谐,而是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

整首诗通过对雷峰山景色的描写以及人与自然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