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贼识贼精识精,南泉无过强惺惺。
赵州礼拜归堂去,前箭犹轻后箭深。

《颂古三十一首 其七》是宋代诗人释梵琮的作品。释梵琮(约公元1097年前后在世),俗姓何,字不详,自号灵隐子,浙江杭州临安人。他在诗歌中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表达了因果规律的重要性以及人心与官法的关系。下面对其进行详细的逐句释义:

  1. 是贼识贼精识精
  • 释义:这里的“是贼”指的就是那些自认为聪明过人的人,他们往往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比普通人更聪明,更能看透世间一切。
  • 译文:那些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的人是真正认识自己的人,他们的智慧已经达到了极致。
  •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哲学思想,即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表面的聪明,而在于能深入地了解自己和理解世界。
  1. 南泉无过强惺惺
  • 释义:南泉指的是南宗禅,强调的是内心的觉悟。这里用“过”来形容某种过度的状态,而“强惺惺”则形容了那些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超越他人的人。
  • 译文:南宗禅认为,只有内心达到觉悟的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而那些自以为聪明过人的人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 赏析: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于禅宗思想的认同,即真正的智慧来自于内心的觉悟。
  1. 赵州礼拜归堂去
  • 释义:赵州是指唐代的僧人,他的教诲深刻。这里的“礼拜”是指向赵州和尚致敬学习的行为。
  • 译文:对于那些真正领悟到禅宗教义的人来说,他们会向赵州和尚那样,恭敬地向他学习,然后回到自己的修行中去。
  • 赏析: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学习态度,即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更是为了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修行。
  1. 前箭犹轻后箭深
  • 释义:这里的“箭”比喻为佛法,前半句“前箭”指的是开始学习时学到的知识或技能,而“后箭”则指深入学习后获得的更高级的知识和技能。
  • 译文:对于刚开始接触佛法的人来说,一开始学到的知识可能看起来很简单,但当他们深入学习后,会发现这些知识更加深邃。
  • 赏析:这首诗鼓励人们要有持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不要因为暂时的成功就停止前行。

《颂古三十一首 其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宗思想的诗。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注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